•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记忆不灭 英雄不朽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8-01

董彦军

晋中市最东端的昔阳县孔氏乡郝家村,有一条深沟叫龙斗沟。入沟不到1000米处是一个叫台洼地的洼地,掩埋着200余名八路军无名烈士。

去年夏天,我曾在郝家村素青田叔叔的指路下到过此处。他说,儿时曾见过这里立着牌位,不远不近插着的一块块木牌,上面写着烈士的名字与籍贯,只记得有位烈士是四川广汉人。后来,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木牌逐渐消失了。这些烈士,成了无名英雄。

在郝家村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11月,无名烈士纪念碑竣工落成。这座纪念碑矗立在半坡上,背后是长眠着的无名烈士们,坡下是涓涓流水,正面是松柏葱茏的青山。树立这样一座青山为邻、绿水作伴的纪念碑,也算是对烈士们最好的告慰了。

郝家村有一个叫“大院”的院子,就在龙斗沟的沟口,那是烈士们最终闭上双眼的地方,他们在沟口牺牲后被送往现在纪念碑所在的这一片土地就近掩埋。

“大院”确实很大,从大门进去又分了四个小院,怀棠哥哥介绍说,“大院”中的构造与当年相比,基本是面目全非了,当然,有一两处房屋还保有原貌。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房屋的装修也越来越现代化。“大院”正在一点点地失去她的原貌,但是,“大院”为抗战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永远消失不了。

1941年至1945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秦基伟司令员率领的太行一分区司令部进驻在赞皇县黄北坪村。

太行一分区,属于刘邓大军开辟的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东北前哨,北控正太线,东窥平汉路,当时是石家庄之敌的眼中钉。太行一分区领导着赞皇、昔阳、平定、井陉等周边13个县的抗战事业。

郝家村被太行山的群峰环绕,居密林深处,距黄北坪村15公里。村西25公里处有日军的东冶头据点,村北25公里处有日军的测鱼据点,村东35公里处的河北省赞皇县城更是日军的军事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随着战斗的惨烈进行,伤亡大量增加,于是,太行一分区决定在郝家村1公里外的黄安村设立八路军第三所战地医院。黄安村战地医院救治了上千名受伤的战士,上万名战士在此休养、转战,但也有近200名战士永远长眠在黄安村。

战斗异常惨烈,伤员大量增加,黄安村战地医院已经不能满足战斗需要,于是,郝家村的“大院”也被用做战地医院。郝福元老大爷今年91岁高龄,他说,“大院”的伤员大部分是从攻打元氏县的战斗中送来的,有的人在送的半路上就去世了,还有的人救治无效牺牲了。那时的“大院”,虽然每天有痛苦的喊声、有低声的哭泣、有凝重的气氛,但永远有战斗的激情。

“大院”与黄安村战地医院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在战斗中,受伤的士兵能够得到迅速的救治,因此得以康复,重新返回战场;在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通过自制药品和简易医疗器具,克服重重困难,为战士们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救助;许多本地群众经过培训成为担架员、卫生员,他们参与到救护工作中,形成军民联合的救护体系,在医院被敌军发现的情况下,他们还需进行紧急疏散,确保伤员不受更大的伤害。

在艰苦环境中,医护人员与战士们同生死、共患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之一,“大院”与黄安村战地医院的贡献,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大院”是伟大的院,是光荣的院,是骄傲的院。

新建起的纪念碑很醒目,走进龙斗沟不远就能看见,“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耀眼生辉。纪念碑的建造,不仅仅是对烈士们的缅怀,更是对和平的守护,对历史的铭记,它提醒着后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未来,郝家村将继续传承发扬厚重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往事,让烈士们的牺牲不被遗忘。而那些长眠在青山绿水间的无名烈士,他们已经成为后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他们的故事,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感恩烈士,感恩立碑之人,感恩这块英雄的土地,感恩这块土地上勤劳善良的人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