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家乡有道若醴泉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8-01

昊然

灵石之两渡村,因村南村北各有一条小溪而得名。儿时记忆中,这是一个极美丽的山村。

村南有一沟涧,沟畔有一潭泉水,俗称“甜水”。相传清康熙某年,傅山先生受邀两渡望族何家,在义塾讲学传武,品罢这甜水,赞不绝口,称其“清冷甘醇,润泽安和”,并即兴挥笔题名“若醴泉”。何氏族人欣喜不已,遂在泉旁筑井造亭,将傅山手迹勒石刻匾,镶于其上。若干年后,举人何庆澜等又撰楹联一副:“有本者如是,其养也不穷。”嵌入井亭两侧,与“若醴泉”三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若醴泉贴南山之根,山上有许多青色的灌木和绿色的野草。灌木丛中的荆条一到夏天就开着蓝色的小花,散发着清香,吸引着蜜蜂围绕着它团团转,采花酿蜜。半山腰的石缝间,生长着一簇簇酸枣树,秋风吹过,一颗颗熟透了的红酸枣落到井台上,挑水的人们便放下桶担,弯腰去拣食这美味之果。顽皮的小孩儿们更是不甘寂寞,纷纷拿着棍棒,攀崖上山去打酸枣。这时,井旁的大人们生怕孩子们摔倒出事,免不了大呼小叫,甚至边叫边骂,疼爱有加。

一般的井都是水从井底往上涌,若醴泉的井水却是从石壁的缝隙间涔涔流岀,昼夜不停,寒冬不冻,荒旱不枯,长方体的水池经常满得往外流。所以,我们村的这甜水井上用不着安装辘轳提水,挑水人连水担也不离肩,将桶顺着水面在井里左右一摇摆,两桶水便注满了,我在11岁时就向发小学会了这一技巧。

若醴泉在村里人心中是神泉,因此,不仅两渡本村人常年饮之,就是周边村庄的百姓也舍近求远来此挑水。新中国成立初期,汾西矿务局在两渡建矿,打深井,铺管道,分片设了若干自来水供水点,但村民们嫌其水质硬、碱性大,称之为“咸水”,并不去饮用,仍然喜欢喝若醴泉的甜水。

水为生命之源,若醴泉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两渡人,我是喝若醴泉水长大的。15岁离开故乡,外出求学、就业,那清澈透明的甜水时常流淌在我心中。上世纪90年代,因南山煤矿开采,导致若醴泉水量骤降,乡亲们不得不下到井底去舀水,甚至夜半三更还在打着手电筒排队等水。在外工作的我闻此消息后坐卧不安,心急如焚,于是写了一封题为《切勿顾此失彼》的读者来信,寄往《山西日报》,很快见报,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对泉水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其幸免断流之厄运。

“清趣本天然,云根泻碧泉。细梳苔发直,低画藓文圆。混混源活语,层层级聚连。枕流还漱石,妙义子荆传。”泉水乃一村之魂,若醴泉水是两渡人心中一道清凉的风景,祝愿它生生不息,与世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