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山西日报》7月16日一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栏目刊发

平遥推光漆器:千年漆艺 匠心传承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7-18

山西日报记者 裴云锋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遥古城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保护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宝,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著称,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平遥推光漆器一直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小到首饰盒、餐具、挂件,大到屏风、漆画、家具等,都是推光漆器的创作对象。特别是近年来,伴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生产经营推光漆器的相关企业和大小工坊已达上百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推光漆器特色产业链。据统计,2023年,平遥推光漆器销售额达1.5亿元,从业人数6000余人,其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名、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29名、晋中市工艺美术大师45名。

大漆之美,坚牢于质,光彩于文。平遥推光漆器工艺复杂、底蕴深厚,独特的“手掌推光”工艺更是凝聚了代代相传的精湛工艺与独有匠心。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全省十大非遗传承优秀案例,平遥推光漆器榜上有名。

近年来,为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和产业发展,平遥县通过鼓励大师创建工作室带徒传艺、校企合作开设漆器班、龙头企业创建产业示范基地等方式促进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发展,成效明显。特别是创建工作室带徒传艺方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父子已先后培养各类推光漆器人才300余人,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8名。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平遥县南政乡娃留村的薛氏漆艺研究院,这是一座集展览与创作于一体的推光漆器制作工坊,古朴典雅、漆香弥漫,一件件推光漆器展品流光溢彩、精美绝伦。

每天上午,87岁的薛生金老先生都要走进这里,拿起画笔,在宁静的艺术时光里沉浸几个小时。薛生金是平遥推光漆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耄耋之年的他不仅坚持创作,还带徒授艺。薛老先生1958年进入平遥推光漆器厂学艺,通过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不仅将平遥推光漆失传已久的“堆鼓罩漆”工艺重新恢复,还先后创造了平遥漆器“三金三彩”“三色金”“堆鼓彩绘”“青绿金碧山水”“沥金”“沥银”“沥螺”等工艺,设计制作的屏风《琼山初曦》《万千山楼正曙色》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漆画作品《玉宇琼楼》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他说:“技艺共享、师徒相长,只有后人超越前人,一代更比一代强,平遥漆艺才会后继有人、源远流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晓东是薛生金的大儿子,也是省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还担任平遥推光漆器行业协会会长。他从小跟随父亲学艺,后进入美术院校学习深造,2004年与父亲开始创办薛氏漆艺研究院。多年来,他不仅创作精品推光漆器,还坚持传承和传习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统是根、创作是魂,一幅作品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还要符合现代审美,对接现代人的需求,才能让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现代感的漆器作品。相较于传统创作中大红大黑的配色和“平光亮”的特点,薛晓东更热衷于描金彩绘中的擦色工艺,将白与金、黑与灰搭配,让古老的工艺迸发出新的创意。创作中,他还将擦色和描金工艺相结合,通过哑光设计,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到不少漆艺爱好者、收藏者的青睐,作品漆盒《翔》、漆画《闹春图》还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薛晓东的女儿薛梦瑶在高校从事漆艺教学,她也是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0后”的她尝试将漆艺与现代艺术、环境艺术相结合,探索更多可能性。她说:“每代人都在变,都在适应时代发展。爷爷在创作中以彩绘为主,爸爸结合了蛋壳镶嵌和磨漆工艺,大家的目标都是想让人们喜欢非遗,让非遗走得更远。”

为更好地促进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发展,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成立工艺美术系,开设漆器班,形成“校企联合、大师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的办学模式。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则在平遥古城东大街建起一个集生产销售、传承体验、展览收藏、研发培训等于一体的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秉持“器为家用、融入生活”的理念,加大研发力度,拓展非遗用途,开发出书签、耳环、手包等一系列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此外,平遥县还着力加强推光漆器国礼产品设计研发,打造国礼、铸造精品,推动平遥推光漆器以国礼形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