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晋中自然地理与史前先民连载三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6-28

丁美科

变化不定的气候条件,总体上不利于原始人类生存,但也有一些局部环境相对适宜,同时人类也在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当时,沁潞高原北部的山间盆地和太行山断裂熔岩洞穴,就是晋中先民最早的栖息地,是孕育先民的摇篮。

榆社县位于本域东南部,地处沁潞高原北部,东依太行山,南傍太岳山,浊漳河南北贯穿全域。县域核心地带为生成于新生代第四纪的沉积盆地,盆地北起社城,南至沁县新店,长80千米,宽35千米。距今115万年-5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华北地区气候由间冰期向温暖、干冷、温暖湿润演化。这一时期,晋中先民于此驻足,繁衍生息,开创了晋中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1958年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择义在对榆社县修筑红旗水库(云竹水库)进行前期考古调查时,在浊漳河畔台地发现了墩疙瘩、上西山和下西山三处旧石器时代初期遗址,出土了一些锤击打制的石片和一件刮削器。该处遗址位于榆社县城北3千米的石栈道村墩圪瘩半山腰,为浊漳河东岸二级阶地。上西山遗址位于县城西1千米的上西山村西圪梁,为浊漳河西岸三级阶地。下西山遗址位于县城西1.5千米的下西山村圪梁南端,为浊漳河西岸三级阶地。该三处遗址出土的石器均出自更新世红色土壤之中,根据土层年龄测定为距今90万年-60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初期遗址。该三处遗址标示,距今90万年-60万年前,晋中大地就有先民驻足生息。榆社县浊漳河畔,是晋中人的数典问祖之处。

寿阳县位于沁潞高原北部边缘,四面环山,为一山间盆地。早更新世时,这里湖水荡漾,草木葱茏。距今73万年-14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湖盆萎缩干涸,河道水系形成,境域以东部的土陉岭为界,以西的潇河、白马河为黄河流域水系,以东的向阳河为海河流域水系。1961年,贾兰坡、王择义等文物工作者在向阳河流域上游的高垴、尹家庄、翚山三个村庄,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遗址,出土了以燧石和石英石为原料的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石核石器有大型砍砸器和小型刮削器,石片石器有刮削器和三角形背面加工的尖状器,刮削器较为丰富。出土石器均发现于晚更新世马兰黄土的底部,地质年代为距今20万年-14万年前。也就是说,在距今20万年-1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晋中先民曾在寿阳盆地东缘的向阳河畔繁衍生息。

距今5.3万年-2.3万年前,气候进入末期冰期的一个相对温暖期。期间,于盆地河畔繁衍数十万年的晋中先民开始向山涧溶洞迁徙,拓展生活领域,营建新的家园。和顺县背窑湾洞穴、范庄洞穴、马连曲洞穴和昔阳县虎窑洞穴成为晋中先民新的生活领地和聚居地。

1983年,晋中文物站吴志清在和顺县青城镇当城村的背窑湾洞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出土了100余件哺乳动物化石、3000余件破碎骨片和3200余件石器。所采集样品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测定,其年代大约距今3万年前。该处还出土了两块人类顶骨化石,为境内目前见到的最早的先民遗骨——晋中第一人。

背窑湾遗址地处清漳河上游支流的第一级阶地,采集到披毛犀等哺乳动物化石7种,标明晚更新世时当地为疏林草原景观。背窑湾文化时期,晋中先民已进化为晚期智人,社会形态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大约数十人群居于背窑湾洞穴之内。

此后,文物工作者又在太行山西麓山涧洞穴发现了多处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昔阳县闫庄乡河上村的虎窑洞穴,位于海河流域松溪河支流——杨赵河北岸一级阶地,出土了39件石器和少量哺乳动物化石。和顺县松烟镇范庄洞穴遗址和马连曲洞穴遗址,与背窑湾洞穴遗址同处清漳河上游河畔,文化特征相近。

从距今2.3万年-1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末期,本域气候由末期冰期极盛期逐渐转暖,晋中先民走出山涧洞穴和盆地台阶,开始奔向广阔的山谷河岸安家落户,晋中人类文化的星星之火始现燎原之势。榆社县东形漳、南窑、神渠沟、孟家庄、南河底、邱园、赵王和岚峪,以及昔阳县台上、河上、留庄,榆次区大发、西长凝(贾鱼沟)和壁达,寿阳县北东,成为先民新的繁衍生息之处。

1980年,晋中文物站吴志清等在榆次区东赵乡大发村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位于东赵乡以东1千米的潇河右岸,经数次发掘,获得石器近2000余件,以及大量人工敲击的碎骨片和哺乳动物化石,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末期。

大发遗址是晋中盆地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该遗址标示,距今1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末期,晋中先民的足迹已经来到晋中盆地东北缘,晋中盆地的文明历史拉开帷幕。

(连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