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晋中日报》:我的良师益友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6-24

董天生

《晋中日报》复刊40年了。我既是忠实的读者,也是热情的作者。它是我的老朋友、好朋友,而我是它的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回忆这40年,她的每一点进步、发展、壮大,我都记忆犹新。她伴随了我的成长,是我的良师益友。

上世纪70年代,我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汾西矿务局机修厂宣教科。开始是写文字稿,后又加上摄影,只要有新闻素材,我第一时间发给《晋中报》(1991年更名为《晋中日报》),从此与《晋中日报》结缘。后来,我将刊登有我稿件和摄影作品的《晋中日报》制作成剪报,至今已张贴了25大本。

印象最深的是1987年1月22日,我写信反映一车站“检票员污言秽语骂顾客”,没想到《晋中报》给予了刊发,并在28日《晋中报》的“回音壁”栏目,刊登了该车站党委“虚心接受旅客批评,真心实意搞好服务”的回应,表示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让旅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这件事充分体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也展现了《晋中报》的社会公信力。

1987年10月20日,《晋中报》一版“从变化看改革”栏目刊登了我一组汾西矿务局机修厂见闻稿,题为《这里,处处可闻到改革成果的芬芳》。编辑部盛赞:“勇于改革,不断开拓进取,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这组照片中看到了改革的成果,给全区起了引领的作用。”

那时候投稿都是用信件邮寄,为了防止新闻变成旧闻,我有时亲自到报社送稿,通过与编辑们沟通、交流、请教,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写作技巧和摄影技艺都不断进步提高。

实际上,在《晋中日报》复刊前,我已与报社有了一定的渊源、情谊,报社还聘请我为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我今年82岁,可以说一半以上的时间与《晋中日报》相依相伴,我们共同见证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变迁历史,也记录了我和报社共同成长进步的历史。

《晋中日报》创办了晚报版后,我立即自费订了一份,至今没间断。退休后的20多年,我一直从事文化公益事业,跑遍了介休180多个村落,期间拍摄到好的照片优先给《晋中日报·晚报版》投稿。如2014年,《晋中日报·晚报版》创办了“拍客”摄影版,编辑选的第一张照片《和平万岁》就是我拍摄的,报社还推荐该照片参加了当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受到大家的欢迎。

还有一次,我到介休田村,发现当地的乔家大院建筑群不少文物丢失,我萌发了记录抢救古村落建筑群的想法。在儿子董宝军的支持下,我们用4年多的时间先后深入周边村落,收集有关乔家大院的资料信息,拍了上万张照片,大力宣传“介休也有个乔家大院”,并在省内外发表了4篇文章,其中3篇首先发在了《晋中日报·晚报版》的文化版上,使大家了解了介休乔家大院的历史,也传播了传统文化。同时,我致力于挖掘、整理、编辑、拍照、宣传,推动介休田村成功申报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也是我退休后办的一件最有意义的好事。而我的这一成就完全离不开《晋中日报》的扶持和帮助。

40年相伴,《晋中日报》是我真正的良师益友!

(作者为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退休干部、高级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