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时间:2024-04-21
更快发展医卫事业 更好护佑人民健康
我省卫生健康系统以“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为重点,系统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中医药强省”建设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近段时间,记者实地探访了几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及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记录了加快建设优质高效、具有山西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实践。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提质增效
盆腔疑难复杂肿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涉及多个学科,是许多外科医生不敢触碰的“禁区”。2023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总院长王锡山教授的带领下,该院成立了我国首个盆腔疑难复杂肿瘤诊治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已吸引除本省患者外,北京、黑龙江等20省(区、市)的200余位患者前来就诊。
盆腔疑难复杂肿瘤诊治中心在山西医院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些源于肿瘤治疗“国家队”对山西医院人力、管理、物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扶。从2022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正式揭牌成立以来,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现同质化、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近年来,我省持续打造“医疗高地”——扎实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山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等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满足区域内疑难复杂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服务需求为重点,持续提升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越来越多的疑难重症患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国家队”提供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我省统筹推进大同市、长治市、临汾市、运城市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现在,4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格局初步形成,成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省着力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发展行动,做强4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4家医院正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功能定位更加精准,形成各有侧重、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同向发力的良好态势。
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
提档升级
在娄烦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医生办公室的墙上,一面“大医大德大爱,至真至善至美”的锦旗分外醒目,表达着患者张变连和丈夫赵晓刚最诚挚的谢意。张变连2016年罹患尿毒症,之前只能到省城进行血液透析。前段时间,娄烦县建成血液透析中心后,张变连自己就能前往医院透析,减轻了负担。我省在打造高水平医疗“高地”的同时,全面兜牢基层“网底”,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县乡群众像张变连一样在当地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的进程中,我省着力推动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2023年11月,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强基层现场推进会在临猗县召开,该县医疗系统全面推行的“聚力乡活、倒逼县强、带动村稳”的特色医改,在为县乡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在为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新的路径。
去年6月,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了《山西省“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方案(2023—2025年)》,紧扣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提升这一目标,创新对口帮扶形式,助力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提升。“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的深入实施,正在推动着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带动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承载着多项工作任务,具体来说,支援医院要根据受援医院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地方病、外转率排名等因素,帮助受援医院提升外转率高、就医需求大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要做强做大县域专科,不断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看病就医需求。
在黎城县人民医院帮扶的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医生张荟杰说:“我们要发挥三甲医院医生的优势,将更新的知识、更规范的诊疗流程等传递给基层医院,使帮扶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中医药强省”建设
稳步推进
走进全面改造升级启用的平遥县中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这里共设置有7个独立治疗室,能满足很多患者的就医需求。治疗区在原先开展普通针灸、推拿、拔罐等基础上,创新增加了浮针、雷火灸等特色中医治疗方法,增添了机器人艾灸、艾灸仪等现代设备。
“中医综合治疗区是以发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为重点,突出中医药特色,提升中医临床疗效,为全县百姓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人性化的中医药服务。”平遥县中医院院长高东升介绍。这也是我省促进中医药基层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基础明显夯实、服务阵地不断筑牢,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明显增强的实例。
去年以来,我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百名医师传帮带、千乡(镇)万村兴中医”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活动。翼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令狐翠华参加了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在省中医院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她深入学习了“针刺”“穴位埋线”“铺棉灸”等技能,“这些技术操作相对容易并且实用性强,我把这些好的技术带到乡镇,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贡献力量。”
我省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医药强省”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魏来介绍,依据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将通过优化中医医疗服务、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多项举措,着力推进中医药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明显提升
夜幕降临,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等诊室内,医生耐心地接诊着前来的患者,给出治疗方案。2月26日起,省人民医院正式开放夜间特需门诊服务。“传统的日间门诊,有时患者因预约不到专家号、检查等候时间长、与工作时间冲突等问题导致无法及时就诊,夜间门诊弥补了患者在就诊时间上的差异化、多元化需求。”该院门诊办主任申丽介绍。
近段时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开展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专项行动,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推出一项项暖心优质措施改善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针对患者做完检查找大夫,还需要重新挂号的问题,省卫生健康委推出“一号管三天”服务。改革后,患者完成一次诊疗活动原则上只挂一次号,当日不能完成检查检验项目的,三天内在同一院区、同一科室携带同一疾病检查检验结果复查时,不再重复收取挂号诊查费,医生免费为患者解读报告和制定治疗方案。今年年底前,这项改革将在全省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面推开,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实行“一号管三天”就诊模式的省份。
“预住院服务中心主要服务的是择期手术的肿瘤患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门诊部主任护师王翠玲介绍,服务中心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实现了省市医保、财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一站式完成登记、缴费;利用护士碎片化时间,增加采血窗口、心电图采集窗口,缩短患者空腹时间。像省肿瘤医院这样,我省已在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开展了54个病种的“预住院”服务,累计服务患者4.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