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75.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4-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对新时代做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已经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综合治理范畴,设立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覆盖全人群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公众认知、基础教育、社会心理、患者救治、社区康复、服务管理、救助保障等全流程加大工作力度,以适应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需求。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亟待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事件及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偶有发生,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等特定人群疾病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理行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还将持续增多,应当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多数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家庭支持等方式缓解,也有一些需要得到社会心理支持、疏导等帮助,严重的需要接受专业治疗。相比一些精神卫生工作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社会精神卫生意识和知识普遍缺乏,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讳疾忌医多、科学就诊少,尤其是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低、就诊治疗率低,纠正率不到10%。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的政策支持体系亟待优化。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卫生统计数据,我国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数量从2010年的1650家增加到2020年的5936家,精神科开放床位数从22万张增加到79.8万张,执业医师从2万名增加到5万名,机构和人员均大幅增长。但是,资源结构分布和服务质量水平仍存在4个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拥有全国50%的精神卫生资源,中西部地区仍有部分地市、区县没有精神卫生病床和门诊。二是水平不高,精神卫生机构硬件设备和人才力量普遍薄弱、功能设置不全,难以满足患者治疗需要。特别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能力不足,基层人员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危机干预技能缺乏,尚未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和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三是制度不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后,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快速增加,我国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随访率、治疗率均超过或接近西方发达国家,但受制于社区康复资源不足、保障水平低等原因,社会康复水平和院外治疗效果尚有明显差距。四是监管不力,目前心理健康服务主要由非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只要通过登记注册就可以开展服务,相关从业人员有的甚至没有专业背景,服务能力有限且良莠不齐。国家层面还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及人员规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机构设置标准、人员注册管理、监管职能等不够清晰,服务安全和服务质量难以保障,需要通过综合性系统性改革加以解决。

(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