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四朝宰相——文彦博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3-13

文彦博

文彦博作品

在北宋历史上,介休人文彦博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四个朝代,出将入相长达半个世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笔。

在北宋历史上,介休人文彦博从小便是名震一方的“神童”,后来更是享誉朝野的贤相。他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四个朝代,出将入相长达半个世纪,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笔。

文彦博在少年时代就是十里八乡颇负盛名的“神童”。有一次,他和伙伴们在草地上踢球,球滚进了树洞,怎么也弄不出来,伙伴们急得上窜下跳。就在此时,文彦博不慌不忙地提来一桶水灌进了树洞,水灌满了,球浮了上来,文彦博的聪明与“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一样传遍四面八方。

小的时候,文彦博就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他的书桌上备有两只陶罐,每做一件好事,就往其中一只陶罐里放一颗红豆,做错了事就往另一只陶罐里放一颗黑豆,以这种奖罚分明的独特方式勉励自己,久而久之,红豆越放越多,黑豆却放进去很少。

“灌水浮球”闪烁着少年文彦博的智慧光芒,“投豆修身”则彰显着文彦博自警、自检、注重自我提高的不懈追求。

北宋天圣五年,年仅21岁的文彦博就进士及第,出任山西省翼城县令。翼城是晋南较大的县邑,全县人口众多,民众争强好胜、民风凶悍,治理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一户姓张的恶霸,横行乡里,为非作歹。一颗老鼠屎坏了满锅汤,提起到翼城做官,许多人都退避三舍、不愿赴任。年轻的文彦博却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他以过人的胆识欣然赴任,通过明察暗访、广泛查证,迅速查清了张恶霸几宗违法乱纪的事实,上报州府将其判刑流放,并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打击了一批危害民生、盘剥百姓的地方黑暗势力,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该县很快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喜人局面。

朝廷十分欣赏文彦博的果敢干练,任职期满后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并升任殿中侍御史。不久,文彦博便在行事理政中表现出远见卓识和刚正坚毅的品格。那时候,军队外出作战,如果副将犯了错,大将必须向朝廷请旨后才可处置。文彦博认为,如此规定在和平年代或许好使,如果遇到战事,前线情况瞬息万变,大将没有专断之权怎么能取胜呢?宋仁宗听后觉得有道理,便赋予大将战时处置的职权,使将领们在战场上有了临场斩杀决断之权,为战胜西夏人的入侵奠定了良好的用人基础。

宋仁宗康定元年,西夏国大举入侵延州,北宋大将刘平、黄德和领兵出战,作为副将的黄德和临阵脱逃,刘平全军覆没,被生擒活捉。为了逃脱罪责,黄德和重金收买刘平的下人诬陷他叛国投敌,致使刘家200多人含冤入狱,铸成北宋开国的第一起冤假错案。当朝廷委派文彦博赴河中府(今永济)查审此案时,他不仅到兵营中广泛听取意见,还亲自到过去的战场模拟查证,很快查实了黄德和临阵脱逃、陷害忠良的证据。为了逃避惩处,黄德和在朝廷上下游说,还到宋仁宗面前不断递话。宋仁宗受其影响便又派了一位御史来到河中,准备接替文彦博重审此案。文彦博大义凛然,为了伸张正义、维护贤良,他执意拒绝新来的御史插手,迅速秉公办结了案件,将黄德和等人就地正法,为刘平一家平反昭雪。

在朝廷任职多年,文彦博深感兵多而不精,就联络枢密使庞籍共同上奏,请求朝廷下旨裁兵。对于这份奏请,朝廷内部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西夏人虎视眈眈、图谋入侵,军队人员必须时时备战,不但不能裁减,甚至需要招兵买马准备打仗;有人认为,当前处于和平时期,的确应该裁减兵员,但裁减后的兵士无处安置,容易增加不安定因素。宋仁宗左右为难,文彦博直抒己见:“如今,必须要走精兵强武之路。如果因此导致兵员作乱,臣死也要平息此事。”在他的坚持下,朝廷开始裁减兵士、强化习武,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作乱现象也没有发生。

在陕西永兴担任知州期间,文彦博为政勤勉、廉洁自律,被人们誉为“治世能臣”。那段时期,长安的地方官上书建议废止陕西铁钱以别币代替,在朝廷还没有表态时,消息就走漏了。长安市场闻风而动,商家纷纷囤积居奇、狂抛铁钱,经济陷入混乱,市场物价暴涨,百姓生活一夜之间陷入困顿之中。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文彦博从介休老家急筹大批丝绸进入长安市场,以较低的价格转给丝绸行出售,并明确宣布只收铁钱、不收别币,很快控制住了局面,使长安市场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北宋天圣元年,朝廷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开始发行纸币。庆历六年,益州交子务两次支出军队粮草费60万,使这里的现钱用尽。按照当时的规定,交子期为两年,如果到期后官府兑不出现钱,将酿成强大的挤兑风波。文彦博未雨绸缪,早早就奏请朝廷同意,指挥本路转运司在所辖的几个部门,每月收聚课利钱三五万贯,拨入益州交子务充实钱库,以此来应对交子务可能出现的库存不足。这一具有前瞻性的举措,既保证了交子务在流通领域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使货币改革平稳运行,也为西北用兵粮草供应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河东路所管辖的麟州(今陕西神木)与西夏毗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其境内粮道曲折、行路艰难。文彦博担任河东转运副使后,亲自带人察测故道,将坑坑洼洼的道路拓宽、取直、垫平,达到便捷通畅。他还在城里大量囤积粮草,积极整军备战、打造武器,西夏王元昊率大军进犯麟川的时候,“围城十日而未进一兵一卒”,只好带兵灰溜溜地返回。此后几年,西夏兵马再不敢前来挑衅。

文彦博身居高位却心系民间,体恤百姓疾苦,实心实意为民众排忧解难。宋英宗时期,成都的米价居高不下,普通百姓只能靠陈米、霉米维持生活。历任地方官试图用强制手段控制米价、干预市场,最终因收效甚微而偃旗息鼓。文彦博在巡察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当即在各城门附近的闹市区设立了18个售米点,由官府出面低价卖米,并张贴告示通知百姓可以不限数量购买。仅仅几天时间,成都的米价降到了较低价位,市场上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商品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民众得到了真正的好处。

介休境内的洪山泉浇灌着平川三分之一的耕地,供应邻近乡村吃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用水量迅速增大,因用水而引发的冲突日渐增多,村与村之间的械斗时有发生。文彦博在担任榆次知县兼任西河郡副职期间,果断地将泉水分为东、西、中三条溪流,东水与中水、西水在出水口附近分叉,中水、西水合流至几里外的石屯村后再三七分流。这个办法实施后,洪山泉在使用上有了明确的分界,各村各户遵规守约,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充分保障,泉水流域的用水纠纷很快销声匿迹。

宋哲宗绍圣四年,文彦博无疾而终,享年92岁。无论是他的人品才能,还是功德勋业,都让后人仰慕赞赏。《宋史》作者脱脱对他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文彦博“立朝端重,顾盼有威,远人来朝,仰望风采,其德望固足以折冲御侮于千里之表矣。至于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又皆享高寿于承平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