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2-19
春华秋实,耕耘不负。
回眸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
寿阳县景尚乡玉米单产达2540.054斤,较上年增长10.24%,创我省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晋中国家农高区8大类9个品种种子随神舟16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150多天空间诱变搭载实验后返回太谷区继续培育。晋中国家农高区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期实验合作单位。
太谷区、榆次区、寿阳县获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业园)。
……
芝麻开花般的各项实绩,见证着我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铿锵步伐。2023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优势,锚定“争当乡村振兴先行市”的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
夯实粮食安全
稳产保供坚实牢靠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
2023年,我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着力在扩面积、提单产、增产量与防灾抗灾减损失上下功夫,守牢527.48万亩耕地、442.33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3.69万亩,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交出了一张靓丽答卷:
——米袋子更加丰实。全市粮食收获面积达400.3万亩,粮食总产达17.6亿公斤、单产达439.7公斤, 分别增长1.8%、4.1%、2.3%,粮食单产全省最高。大豆油料扩种成果继续巩固,收获面积13.6万亩,总产2070.2万公斤,分别较上年增长11.4%、6.08%;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面积7.2万亩,油料收获面积2.64万亩,均超额完成任务目标。
——菜篮子更加丰盛。截至2023年11月底,肉蛋奶总产量62.6万吨,蔬菜总产量219.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7%,种植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逐年优化。
——果盘子更加丰富。截至2023年11月底,水果产量累计63.8万吨,特色优势水果酥梨产量全省第一,年出口2万吨,年均创汇1.2亿元。
突出有机旱作
“特””优”农业成型成势
“我们村以前种地全都靠人力,‘春天种一坡、秋天收一箩’,现在机械进了地,耕种收都省时省力省成本。”谈起这两年种地的变化,灵石县段纯镇温家庄村村民温党生打心眼里高兴。灵石县黄土丘陵沟壑区通过宜机化改造“提高机械化率、增加耕地面积、减少耕地撂荒”的做法得到了金湘军省长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我市坚持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聚焦“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要害,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基础。一方面,紧抓耕地这个“命根子”,将“宜机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耕地面积增加、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累计推广10万亩玉米深松密植丰产技术和3 万余亩玉米“品字型”通透式种植模式,亩增产20%以上。另一方面,紧盯种子这个“芯片”,新建1.2万亩制种基地,建成全球最大的3000份藜麦种子基因库、全国最全的谷子基因库、全国最大草莓三级育苗体系。
同时,在产业化经营与品牌化打造上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已打造榆次区东阳镇等5个市级专业镇,累计认证“三品一标”等品牌产品236个,认证基地面积158.22万亩。特别是在北京新发地成功举办“特优晋中”农产品推介会,推动我市8大类150余种特优农产品走出山西、走向北京。
践行“千万工程”
建设和美宜居乡村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我市结合实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刷新”乡村“颜值”,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左权县以泽城、老井、桐峪为中心,打造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高标准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让周围60余个村绕着它们转起来,用三个片区组成一个太行特色写生小镇集群,直接带动就业500人,间接带动就业4万余人,实现了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催生乡村巨变。
一年来,我市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全面开展户厕改造、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按照“以通道为轴线、以产业为依托、以村庄为单元”的思路,持续建设了包含110个示范村、115个重点治理村、30余个农业产业园区、600余公里的“一片一带一圈”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带动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41%,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8.46%。
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村村大变样,村村有精彩。平遥横坡、昔阳大寨、祁县修善3个村入选2023年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全省独一无二。寿阳县下洲村等4个村被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申报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平遥县宁固镇等2个乡镇36个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镇,榆次区乌金山镇后沟村等75个村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深化农村改革
服务机制健全完善
绵峰绕潺泉,古槐佑村庄。位于绵山脚下的介休市绵山镇南槐志村以介休市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为契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产业基础,发展民宿经济,仅一年就接待游客 18 万人次,原先靠天吃饭、靠地挣钱的村民依靠乡村旅游开启了小康生活。
抓先行先试促推陈出新、抓三资管理促集体增收、抓生产托管促端牢饭碗,2023年,我市农村改革更加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平遥县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农村乱占耕地住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累计收集宅基地基础信息资料12.86万宗,盘活利用平遥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919宗,发展乡村产业32宗,增加集体收入27万元,增加农民收入392万元,有效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制定印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联席会议制度》等,对1942个行政村在集体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7类问题进行了排查整治,强化了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意见》,申报3个省级农业生产托管优质服务主体,创建9个市级优质服务主体。
升级了具有晋中特色的“双包三联”工作组,充分发挥“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群策群力”的机制作用,累计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258场,培训农民1.5万人,遴选主推技术、主推品种示范推广面积达229万余亩,技术指导服务新型经营主体780个,服务农户14263户。不断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坚持在工作中检验干部、发现干部,19人入选新一届市委联系专家,2人被授予“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
东风浩荡满眼春,扬帆起航正当时。新的征程上,晋中将围绕山西中部城市群特优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这一目标,落实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两大任务,突出特优农业、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农村综合改革三个重点,实施稳粮保供安全、扩中提低增收、科技创新攻关、人居环境改善、品牌建设提升、有机旱作提质六大行动,努力建设供给保障能力强、科技装备能力强、特优发展能力强、品牌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强的农业强市。
记者 裴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