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军旅鼓舞 昔阳迓鼓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1-31 10:42:36

二十一人迓鼓舞,边打边舞摆阵图。

三环套二回棱阵,五马破曹六曲图。

七郎射箭八宿环,老龙盘窝十阵图。

狗相咬,大过节,老鸦叭咂新兴鼓。

长流水,大得胜,迓鼓梢,四回鼓。

八段锣鼓十个阵, 游龙舞动看引鼓。

这是对祖辈流传下来的迓鼓形态的形象概括。

昔阳迓鼓源远流长,是一种鼓乐舞蹈,也是一种军旅鼓乐,是在昔阳县境内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本期,让我们走进昔阳迓鼓,从舞蹈中、鼓声中感受古代军旅鼓乐的非遗魅力。

迓鼓起源

昔阳迓鼓从传说中的古战场走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灵动,时断时续、时隐时现,伴随着古乐平(今昔阳)的松溪儿女,走过了几多星移斗转的岁月,迎来了多少月落日升的景象。

“昔阳松溪河,十年九灾祸,天灾人祸年年有,人民苦难多……”当地民歌唱出了祖祖辈辈昔阳人的苦难命运。但松溪儿女向往美好、希望美好、迎接美好的心志火花从来也没有被击垮、被熄灭!打迓鼓舞迓鼓,承载着世代昔阳人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梦想。

迓鼓的起源要从“昔阳迓鼓”的传说说起,还要跟“昔阳迓鼓”表演者的角色扮演结合。

传说之一:宋代初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为了掩人耳目,减少后周朝廷的反对和抵抗,在回师开封途中,一路打着迓鼓才平平安安回到京城,最终登上皇帝宝座,开启了大宋王朝的新纪元。

传说之二:宋代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朝廷招安,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在进京受封途中一路打着迓鼓进京。

传说之三:明末清初,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被吴三桂的兵马赶出京城后,朝中有人暗通北国,请老韩王到中原做皇帝。老韩王为了抢时间来不及调兵遣将,只带了少数兵力一路打着迓鼓挺进中原,没费多少力气就夺得天下。

根据上述传说,从传统“昔阳迓鼓”的主要人物(领鼓者)扮演上,就有了宋代赵匡胤、宋江和明末清初老韩王等历史人物的区别。结合传统“昔阳迓鼓”的表演形态——摆阵图,依情推断, “迓鼓”应该是一种古代军旅鼓乐。它的原始功能应该是调兵遣将、摆势布阵的军事号令。

迓鼓戏的依据是什么,灵感来自哪里?

这就需要回到“赵匡胤打着迓鼓还朝”的传说中来。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后,为了巩固赵家王朝的统治,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杯酒释兵权”,从此开始施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迓鼓情节为赵匡胤挎鼓进城,引鼓者乃赵匡胤。

美在其名

迓鼓的美,美在其名。“昔阳迓鼓”有过“压鼓”“雅鼓”“讶鼓”等称谓。迓鼓的“迓”,其字面意思是“迎”,因此迓鼓也可称为“迎鼓”。

昔阳县有些地方将迓鼓称为“音锣鼓”, 也就是说迓鼓在成为松溪儿女文化娱乐形式的那天起,就寄托了向往美好、希望美好、迎接美好的朴素情感。

1959年,昔阳县文工团演出的“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照”还记录的是“讶鼓”,这和宋人彭乘的记载相吻合。

“昔阳迓鼓”是一种文化行为,就字面意义来讲,迓鼓符合自身品格,富有民间百姓的感情色彩,能体现昔阳人的美学追求。昔阳迓鼓,吉祥喜庆,贵在古老,美在其名。

迓鼓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称为民间艺术,没有具体艺术门类定位。直到1984年才有了第一次权威的艺术定位——舞蹈锣鼓。这一定位出现在1984年12月由山西省群众艺术馆编印,由王宝灿编著的《山西民间锣鼓集萃》里。

2005年9月,由120人组成的演出队伍代表晋中市,赴省城参加“山西省第四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艺术节组委会要求每一个演出队要有一个从形式到内容的节目简介。根据山西省歌舞剧院的鼓乐大师王宝灿对“昔阳迓鼓”的艺术定位,结合大团队鼓乐表演的实际对“昔阳迓鼓”的认识和理解,在节目简介中对“昔阳迓鼓”再一次作了全新的艺术定位,即“‘昔阳迓鼓’既是一种舞蹈鼓乐,又是一种鼓乐舞蹈”,并分别做了具体解释,即:从鼓乐的角度讲,昔阳迓鼓的鼓点自然流畅,似行云流水;韵律对仗工整,如应唱对歌。其明快的节奏、鲜明的对比、简约的乐器、丰富的鼓谱,形成了独特的鼓乐个性,堪称山西民间鼓乐的奇葩。从舞蹈的角度讲,昔阳迓鼓的舞步别具一格,一颠一扑随鼓点变化、一招一式和鼓谱融合。

从古代的人物造型角色表演,到近代的加说加唱配歌配乐,不仅适宜街头广场的流动表演,而且在舞台上也发挥自如,其灵活性和通俗性使迓鼓舞在民间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从文化的角度讲,昔阳迓鼓脱胎于古代军旅文化是传说中的一家之言,因为整个鼓点的对应风格、表演内容的设局布阵,都渗透着浓郁的古代军旅鼓乐色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昔阳迓鼓”的古老和悠久。

从鼓乐舞蹈角度讲,简单的舞步、流动的展现、多变的阵图、多彩的画面,构成了昔阳迓鼓的特色风貌。鼓点的抒情性、舞蹈的画面性贯穿始终,演绎的都是凯旋之类的故事,呈现的是喜庆、温情、祥和的色彩。

美在其形

舞蹈鼓乐,鼓乐舞蹈,是“昔阳迓鼓”的外在形态,即灵动的鼓乐、舞动的鼓乐,所以民间有舞迓鼓的说法。舞迓鼓不同于舞龙、舞狮那么单纯,舞迓鼓也并非舞腰鼓那么单一,它是集7种打击乐器为一体的整体舞动,是真正意义上的舞动的鼓乐。

所谓鼓乐舞蹈,是纯鼓乐(鼓点)伴奏的舞蹈,是有人物、有故事且乐手和舞者一身兼顾,舞者和乐手同步进行的群体性舞蹈,是声响艺术和形体艺术完美结合的鼓乐舞蹈。从舞蹈鼓乐角度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做到灵动流畅、悦耳动听和转换自如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迓鼓的艺术定位决定了其外在形态是由鼓乐演奏和舞蹈表演两个方面组成的。

乐队组成:迓鼓传统乐队的组合形式,最多用九面迓鼓,其中一面声音较高的鼓作为引鼓(它是全乐队的指挥),其余八面鼓统称为接鼓。此外,还配备有小镲两副、掌锣(音锣)两面、铙两副、钹(俗称大镲)两副、堂锣四面,连同九面迓鼓共计21件,分别由21个人演奏。

这些乐器可以分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是“上音”乐器,也就是高音声部,包括引鼓、小镲、掌锣与铙四种乐器;第二声部是“下音”乐器,也就是低音声部,包括接鼓与钹这两种乐器;第三声部是介于“上音”与“下音”之间的中音乐器,即中音声部,只有堂锣一种乐器。

演奏方法:迓鼓是一种特制的扁鼓。鼓面直径约33厘米、高约15厘米,木制鼓框,两面张皮(牛皮最佳),鼓框两边有铁制圆环,拴彩色绸带,便于斜挂在身上进行各种表演。鼓槌用柳木制成,长约30厘米,两手各执一根平击鼓面,有时用左手将鼓提起,用右手击鼓。敲击时发音为“咚”“隆”。

小镲:也称镲锅,直径为13.5厘米,响铜制成,镲中间有5厘米的突起部分(称碗),在镲碗中部的小孔上栓有镲巾,两手各执一片,拍时发音为“才”“此”。

掌锣:也称音锣、月锣,响铜制成。锣直径为9厘米,包边约1厘米,包边上有两个相距一寸的小孔,可拴线绳。执锣时,左手四指并拢伸直,将锣绳挂在食指上,锣平置于手掌(掌锣因此而得名)。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一根六寸长、七分宽的竹皮(顶端缠胶布少许可使声音柔和),演奏时右手用腕力掂颤竹皮,左手拇指进行捂音,敲击时发音为“的”“令”。

铙:大镲的一种。镲面较大,直径约32厘米,不拴镲巾,演奏时两手各执一片,用手指抠住镲碗,多以擦击为主,发音为“处”“此”。

钹:大镲的一种。钹直径约31厘米。镲碗特大,其声音宏大而扩散,镲碗中间拴镲巾,演奏时两手各执一片,以平击为主,发音为“叉”“扑”。

堂锣:比掌锣稍大的一种平面锣,又称小马锣,直径约15厘米,锣边有一对小孔,便于拴绳。演奏时,左手执锣、右手执槌,敲击时发音为“堂”“汪”。

鼓点转换和切换:引鼓是迓鼓乐队的指挥乐器,因此,无论是鼓点的转换还是切点,都由引鼓指挥乐队进行演奏。迓鼓的演奏通常从《迓鼓梢》开始,接着是连接性鼓点《长流水》。当转换鼓点时,引鼓则连续演奏几小节节奏作提示,以便引起队员的注意,然后用转换鼓以大八点接以转换另外的鼓点。也有的预先把需要演奏的鼓点规定下来,使每个队员心中有数,这样在演奏时就可按预定的鼓点顺序打完一个再打一个,中间可不用《长流水》作衔接。

舞蹈属性和表现形式:“昔阳迓鼓”的外在形态不仅是鼓乐,也是舞蹈。就迓鼓的外在形态而言,其舞蹈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有属于自我的舞步规范,重要的是它还有成套的画面(阵图)展示。规范的舞步分别是:“平颠步”——俗称“粘脚步”“弹蹄步”,用老百姓的话讲,就像脚底踩了污泥一样,走起来一粘一粘、一弹一弹的,一般是在行进中使用;“垫步”——亦称“扑健步”,就是跨越式的弓箭步,一般在互相交换位置时使用;“蹲点步”——亦称“蹦跳步”“蹦蹦步”,一般在换场走调度时使用。

而这三种简单的舞步最终为变化出各种画面(阵图)而交替运用,呈现出舞动的鼓乐和鼓乐的舞动,而这一舞动是以鼓点为唯一伴奏形式而产生动律的。同时,舞者和击乐手兼顾、鼓乐器和道具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听觉美感,迓鼓的特色和价值就在其中。

灵在其魂

灵动流畅的乐感是迓鼓鼓点的基础。因为灵动,必须流畅,但流畅不是放任,也要有一定限度,这就产生了鼓点特有的行进节奏——四平八稳。正是这四平八稳的行进节奏,成全了迓鼓鼓点的舞蹈需求。

悦耳动听的韵律是迓鼓鼓点的灵魂。节奏的灵动、流畅满足了表演者的要求,鼓点的韵律悦耳动听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听觉需求。鼓乐属于声响艺术范畴,富有美感的听觉效果是一切声响艺术的生命力。传统迓鼓从打击乐器的配置,到鼓点上下句的设计,再到成套的迓鼓鼓点曲牌的流传,足见民间迓鼓艺术先人们的智慧。

转换自如的演奏是迓鼓表演的重要保证。在鼓点的行进节奏和鼓谱的基本韵律形成之后,根据演出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情绪性变化、调度性转换就显得至关重要。

从现存可查的有限资料中一直有“昔阳迓鼓”三大流派之说,分别是:以界都乡里安阳沟村为代表的迓鼓舞,以演绎宋代梁山故事为依托的派系(称为“梁山派”);以白羊岭村、寨上村为代表的迓鼓舞,以演绎明末清初风云故事为依托的派系(称为“明清派”);以南思贤村为代表的迓鼓舞,以演绎宋代杨家将故事为依托的派系(称为“杨家将派”)。这三大派系的共同点是:表演人数相同,表演风格相同,舞步动律相同;不同点是:演绎的故事不同,妆扮自然也不同。

“梁山派”的鼓点多姿多彩、韵律流畅、对比鲜明、易于传播,但流传下来的表演阵图比较简单。

“明清派”鼓点单一且章法怪异,难以掌握,不便传播(白羊岭村没有传下来多少鼓谱,也许和这个因素有关)。这一派系的特点是重在摆阵的变化多端,所以传下来的鼓谱很特别、很丰富。

“杨家将派”有点另类。首先这一派系对迓鼓的称谓还有一个别称——音锣鼓。当地的老百姓对音锣鼓普遍熟知,却对迓鼓的名称比较陌生。但这音锣鼓的整体形态确确实实是迓鼓风骨。“杨家将派”的风格可以说不论是鼓谱还是阵图,都保持了比较完整的传承。这一流派的发现是近年来昔阳县非遗保护的重要收获。

迓鼓“既是舞蹈鼓乐,又是鼓乐舞蹈”的属性定位,基本体现了其艺术特色的外在特征。就其内在特质而言,鼓的艺术特色可概括为鼓点的抒情性、舞蹈的画面性和整体的灵活性。

鼓点的抒情性:通常情况下,人们对鼓乐(锣鼓)的向往、期待、形容、赞美都是和热闹的场面、热烈的气氛、欢庆的色彩、欢快的节奏相关联的,如“欢庆的锣鼓”“欢快的锣鼓”“激昂的鼓乐”“激越的鼓韵”等等。

这些向往和期待,这些形容和赞美,都是建立在人们对鼓乐(锣鼓)艺术欢乐热烈、激情奔放的基本特性基础上的。换言之,欢乐性和热烈性是民间鼓乐(锣鼓)艺术的基本共性特征。然而,就鼓乐而言,“昔阳迓鼓”是个例外。其鼓乐器的配置、鼓乐谱(鼓点)的编配和行进,无不体现着一种抒情美。那四平八稳的节奏、那行云流水的衔接、那对仗工整的乐感、那悦耳动听的韵律,决定了“昔阳迓鼓”的抒情性特质和品格。就鼓乐(锣鼓)而言,抒情性是迓鼓区别于其他鼓乐的基本特质。

舞蹈的画面性:昔阳迓鼓注重的是画面(阵图)的摆布,而不是舞步的技巧发挥,这也是昔阳迓鼓的舞蹈属性被长期忽略的重要原因。

画面造型是包括舞蹈在内的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元素。舞蹈的画面造型是建立在特色的舞步和特别的技巧基础上的。形体的语言表达是舞蹈艺术的生命所在。而“昔阳迓鼓”却淡化了形体语言这一舞蹈艺术的生命特征,强化了画面造型这些表演艺术的构成元素,形成了别开生面的、完全自我的舞蹈艺术形式。

“昔阳迓鼓”的舞蹈画面性特征,是由其双重身份决定的,即它既是鼓乐的也是舞蹈的。鼓者和舞者一身兼顾,就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简化舞步技巧,强化画面造型,从而达到鼓乐和舞蹈的有机统一和最佳效果是必然的选择。而由此产生的各种画面造型(阵图)就成了表演者的追求和观赏者的看点。

整体的灵活性:是指迓鼓在实际演出中的灵活掌握、灵活运用,可概括为空间的可大可小、时间的可长可短、演员人数的可多可少。

空间的可大可小,是指迓鼓在演出时对占用的场地没有太多太高的要求。不论是走街串巷还是登堂入室,不论是正式舞台还是临时地摊,都能随时演出、发挥自如。民间艺术的产生源于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民间艺术的流传受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制约。从一定意义上讲,“适者生存”也是民间艺术的生命定律。昔阳迓鼓正是在演出这一环节对场地条件的无限度适应,才在深深扎根于民间沃土的基础上获得生命的活力,获得几百年的流传。

时间的可长可短,是指迓鼓在演出中的时间是可以自由把握的。需长则长,需短则短,长则演一两个小时不觉得絮烦,短则说收就收不感到残缺突然。这首先是迓鼓的鼓点在设置上为切换转合留下了充分余地,而鼓点“长流水”(亦称“过街”)的设置和运用是保证这一效果的重要手段。引鼓的演奏者心中有数,通过鼓点的吆喝使时间的灵活把握成为可能。

演员的可多可少,是指参加演出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传统的迓鼓规定演员21人,这从演出队伍上来讲本不算太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十年间,迓鼓作为昔阳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根据实际需要,在演出实践中有过一些创新性改进。

体现在演员人数上变化的,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的昔阳县第一个文工团(俗称“老文工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演出的迓鼓,前台表演人数在12人到16人之间,把引鼓和小音锣等放在幕内作为伴奏,前台只留接鼓和大铙、大镲等,并加说加唱进行表演,这一模式在之后专业团体舞台演出中被广泛运用,效果良好。

进入21世纪,在参加省、市级的广场演出和文艺游行演出时,迓鼓的演出队伍从60人到120人的组合是一种大胆而全新的尝试。事实证明,这种尝试是可行的、成功的。

传承普及

迓鼓的传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旧时代是以村、街道、户为组织单位的。组织形式一般是自由组合。以三都村为例,全村三百多户人家,以村中南边官坊到北边圣庙的一条通透街道为界限,分东头村和西头村。逢年过节,特别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活动中,东头人喜欢也擅长扭秧歌、扮故事等。而西头人则喜欢打迓鼓、擂大鼓等,这一组织形式应该是不少民间艺术的自然传承形态,而其中的热心人、明白人且有点艺术灵气的精明人,就成了各类民间艺术的自然传承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迓鼓的传承是以两条线、两种形态进行的。一条线是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的,一条线是以县为名义组织实施的。而这两条线的传承形态主要是由年节期间开展的文化活动和县、乡以及省、市举办的各类文艺汇演、文艺赛事来促进的。

受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工作的影响,这一促进力的动能强弱也会受到影响。这就形成了村一级的传承多是点状、自娱、传统式的,县一级的传承多是应时、选择、创新式的。

传统式的传承尽管存在有生有灭、此生彼灭的情况,但保留下来的是“昔阳迓鼓”的古老风貌。创新式的传承尽管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但并不多的展示机会对“昔阳迓鼓”的传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昔阳迓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鼓”的流传范围和普及程度。

就流传范围而言, 迓鼓流行于我省昔阳、平定、阳泉等地。与昔阳交界的邻县和顺、寿阳以及河北的井陉等地都没有迓鼓的流传印记,只有和昔阳北面为邻的平定县有平定迓鼓的非遗保护项目。

从流传的角度说普及, “昔阳迓鼓”的流传范围就在昔阳境内,普及范围也就在其中了。就昔阳境内而言,迓鼓较之其县内的其他民间艺术,其普及程度可以说是比较高的。从过去的“三大流派”的分布,到现在的新流派的发现,基本覆盖了全县的各个方位。

昔阳县的12个乡镇基本都有常年活动的迓鼓队。城乡寻常百姓信手拈来就是一段迓鼓鼓点,顺手比划尽显迓鼓风韵,这种现象十分平常。特别是“昔阳迓鼓”仍保持着男女混合表演的态势,这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打迓鼓、舞迓鼓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昔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的生活之中。

创新发展

创新就是提高,创新就是发展。

迓鼓的创新性尝试变革是从1959年开始的,是由昔阳的第一个专业文艺团体“昔阳县文工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文艺晚会上推出的。

根据健在的文工团老艺人讲,那时的迓鼓创新性改编的重点是把鼓乐的乐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幕内(如引鼓、音锣等不太适合表演的)是为伴奏,一部分在台前(如接鼓、大饶、大镲等适合表演的)是为舞者,并在其中加了说唱,结合鼓的传统舞步充实了应时的舞蹈动律,加之适时的服装包装,使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20世纪70年代后的数十年间,每年一度的地区文艺汇演等都有迓鼓的展示。只不过,这一时期的迓鼓演出已更多地偏向于鼓乐的形态,烘托气氛是其主要功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使传统迓鼓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生命活力,昔阳县文化部门一方面不定期地举办鼓乐(锣鼓)赛事,以促进传统迓鼓的优化传承和健康发展;一方面加大了对迓鼓创新工作的重视力度,鼓励专业、业余鼓乐(音乐)创作人员自觉投身于迓鼓的改革创新实践。

到了跨世纪之年,对迓鼓的创新性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先是2000年昔阳县在参加晋中撤地改市庆典文艺演出中推出了60人的大型演出队伍,引起强烈反响;继而在2005年代表晋中市参加“山西省第四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2006年参加晋中市社火节文艺游行演出,推出了120人的超大演出阵营,都产生了轰动效应。

创新无止尽,实践是根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古老的民间艺术才会绽放出时代的花朵。

近年来,昔阳县文化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昔阳迓鼓”的挖掘、保护、传承力度,对“昔阳迓鼓”进行加工编排。2005年9月,昔阳组织编排的“昔阳迓鼓”参加了山西省“广场文化节”,获得了各级各部门的好评;2006年元宵节期间,组织编排“昔阳迓鼓·乐太平”参加了晋中市元宵节文艺游行,一举获得全市第一。2008年,界都乡里安阳沟村民排编的“昔阳迓鼓”,参加了“CCTV激情广场昔阳专场”演出。2009年3月,“昔阳迓鼓”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期人文读本文字资料参考书籍:《昔阳乡土文汇》《昔阳迓鼓》《晋中民间舞蹈》,文章有增减,由记者武玲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