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时间:2024-01-26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完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1月23日,列席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黎城绿翼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江利斌认真聆听,不时勾画重点内容。
江利斌的家乡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黎城县。2010年,他带着目标和梦想,考入山西农业大学,立志成为一个能够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好农民。回乡创业后,经过摸索提出“核桃+食用菌”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民一年到头有活干、有钱赚。他成立的黎城绿翼核桃专业合作社不仅使“核桃+食用菌”产业成为北委泉村的特色主导产业,还解决了村里30余户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户均增收一万元以上。
作为一线从事“三农”工作的省政协委员,江利斌说:“政府工作报告紧贴我省实际,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回到驻地,他难抑激动心情,立刻与合作社副理事长魏苏红连线,分享报告中的“政策礼包”。
江利斌: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培育特优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我听后非常振奋,这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魏苏红:太好了!看来我们大力发展核桃和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的路子走对了,这还要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帮助。
江利斌:是啊,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农业“特”“优”战略,通过现代电商模式,带动家乡农产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同时,我们要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魏苏红:没错,今年我们要继续通过品种统一化、产品品牌化和管理精细化等,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同时真的感谢山西农业大学以及相关部门的帮扶,正是由于他们坚强的技术后盾和政策支持,才让我们蹚出了黎城核桃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新路。
江利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们要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做实我省特优农产品生产加工,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基筑根,为推动我省特色农业全面提质增效贡献智慧和力量。
专家点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武甲斐
特色产业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当地特色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生产方式或工艺等生产要素为支撑,通过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经济活动集合体,具有规模性、差异性、地域性的典型特征。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环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抓手,也是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增收、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现实需要。要培育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特”“优”战略,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要统筹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以及综合利用加工,有效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产能的集聚发展,加快已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以产业衔接为主线,不断提升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向两端不断延伸产业链,推进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要加强特色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和社会化服务,打造小农户和大产业衔接、小公司和大行业叠加的种、养、加、销发展模式,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特色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要构建接二连三、融汇交错、功能多元的特色产业体系,强化乡村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
本报记者李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