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时间:2024-01-24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省人大代表、河曲县县长徐晓兰,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感触颇深。
1月23日中午,徐晓兰回到驻地,第一时间拨通河曲县副县长许旺全的电话,汇共识、聚力量。
徐晓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河曲县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如何践行“工业反哺农业”,做强第一产业,政府工作报告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许旺全: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特”“优”发展,努力求新求变,一方面以榆岭窊有机大棚为标杆,走“有机、高端”发展方向,打造了千亩高效设施农业;另一方面聚焦红葱、海红果等河曲特色农业产业,着力建基地、拓市场、创品牌。尤其是去年,“河曲红葱”地理标志、“中国红葱之乡”获批,更是锦上添花。
徐晓兰: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河曲把红葱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找准了方向、找对了路子。目前,河曲的红葱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生鲜红葱年产量约3万吨,除去深加工消化,剩余四成红葱通过鲜销方式远销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等地,每年能创造产值约1亿元。我们要启动红葱产业县创建工作,用系统思维、全局观念,谋划红葱产业发展。
许旺全:徐县长,我相信,“小红葱”一定能“挑起大梁”。
徐晓兰:重任在肩,唯有实干。今年我们要瞄准“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产值过亿”的目标,在去年县财政投入1445万元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出台全产业链扶持政策。要充分利用好“河曲红葱”地理标志、“中国红葱之乡”等品牌,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坡改梯,不断扩大种植基地和育种基地规模,提升种苗供应能力;从育苗、存储、加工、销售等红葱产业链条的各环节入手,积极探索,闯出新路,力争到2025年,选育出红葱优质高产新品种1—2个;发挥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激励作用,出台“河曲红葱”1个团体标准、冻干系列食品等6个企业标准;扩大基本面,进军中高端,延伸产业链,发展调味食材精深加工,力争到2025年,叫响“河曲红葱”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同时,我们还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做大规模、做强品牌,让“河曲红葱”成为“有机旱作·晋品”;将红葱收储经纪人列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组建高素质经纪人队伍,真正实现小红葱带动大产业、点带面助推乡村振兴。
专家点评
山西省委党校省情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聂娜
把握“特”的内涵,做好“优”的文章,是山西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走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光大道。
把握“特”的内涵,就要聚焦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农耕文化,有效开发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一产带动二产、拉动三产的融合发展新路径。地方政府在推进特色农业的实践中,要下沉基层实地调研,找准突出问题、明确目标定位、提出对策举措,精准强弱项、补短板、扬优势、挖潜力,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新农业。
做好“优”的文章,就要强龙头、补链条、建集群、育生态,实现产品品质优、产业业态优、农业品牌优。地方政府要打好差异化优势牌,要以技术创新与研发作为优势底座,强化成果转移转化,以质量和精品为导向,全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美、人美我专”的农产品供给体系,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为抓手,树立品牌意识,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