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3-12-06 09:02:18
“孩子发烧”“咳咳咳”……近段时间以来,支原体肺炎、流感等各种呼吸道疾病高发,其中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占比较大。不少幼儿及低龄段学生、老人先后被感染,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针对这波呼吸道疾病,有什么好的预防办法呢?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低龄段儿童易感染
发烧、咳嗽、流鼻涕……连日来,很多幼儿及低龄段学生出现这样的症状,让家长操碎了心。
市民耿晓晶的儿子轩轩今年上一年级, 11月28日中午,轩轩放学回家后,便称自己喉咙不舒服,听到孩子干咳了几声,起初耿晓晶没有太在意。她告诉记者,“没想到当晚孩子就发烧了,甚至一度烧到39.6℃,吃了退烧药也不见效,孩子体温一直在39℃至40℃徘徊。”
耿晓晶一夜无眠守着孩子,一会给孩子喂水,一会进行物理降温,仍不见好转,第二天一早就去医院挂了急诊,经验血显示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医生给开了药让回家休息。
“喝了消炎药之后,孩子的体温渐渐降了下来,精神状态也好多了。”耿晓晶告诉记者:“熬梨汤、百合粥,食疗加吃药,孩子渐渐好了起来。”
12月3日,轩轩自生病后第一次出门,期间偶尔咳嗽,但大部分时间状态良好,4日,轩轩重返学校。
“孩子身体不舒服,今天休息一天。”
“孩子咳嗽还没好,今天请假”……
12月4日周一,市城区某幼儿园一中班的班级家长群里,帮孩子请假的家长不少。市民冀苗的女儿上幼儿园中班,冀苗也翻看着班级群的信息也对记者说,“同一天、同一个班上,有近10个孩子因为咳嗽请假。”
“一入冬,我就给老二接种了流感疫苗,老大病了几天好了,老二没被传染,看来接种流感疫苗很有必要。”冀苗说道。 (武玲芳)
有症状要及时就医
连日来,我市各大医院儿科、呼吸科、中医科等门诊接诊量依然较高,其中以儿科最为明显。
“国庆节到现在一直非常忙,孩子们一波接一波地生病。”12月4日,市中医院儿科主任李娟出了一天门诊,到晚上6点30分左右才闲了下来。她告诉记者,从门诊和住院情况来看,主要表现为流感和支原体肺炎交织叠加,前段时间流感患者多一些,上周以肺炎患者居多,大部分孩子通过门诊治疗即可康复,还有一部分病情较重的患儿需要住院治疗。
为什么孩子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人群呢?李娟表示,流感和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儿童机体免疫水平低、呼吸道和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加上幼儿园、学校人流较为密集,因此容易导致互相传染。
支原体肺炎和流感的区别是什么?李娟说,支原体肺炎和流感的共同点都是呼吸道感染,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流感患者的全身症状更重,比如会出现高热,且进展较快,此外,还会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支原体肺炎患者发热以中高热为主,会随着支原体感染的病程发展出现剧烈刺激性干咳,部分婴幼儿患者还有喘息表现。一旦发现患儿有上述症状,要立即就医、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为避免夜间奔波,建议家长,可以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用于应急缓解发热。 (闫淑娟)
饮食清淡做好防护
孩子生病,最着急的就是家长。面对冬季高发的呼吸道疾病,大家日常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医务工作者苏贵平分享了他的经验。
“遇上孩子不舒服,家长们常有两个极端,一种是马上去医院,另一种是在家硬撑着。”苏贵平既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孩子家长,家庭药箱常备退烧药。刚发烧,他会让孩子多喝水,观察24小时,一旦体温达到39摄氏度,就喂服退烧药;如果孩子精神不好,即便只有38.5摄氏度,也会让孩子先吃退烧药,绝不硬撑。
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家庭护理,苏贵平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儿童呼吸道发育尚未成熟,容易感染流感、支原体等病毒,提示市民日常要注重儿童体育锻炼、手部卫生、饮食均衡以及个人防护。
此外,如患上呼吸道疾病,市民在饮食上也需多注意,苏贵平建议,患呼吸道疾病以后,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喝水以及适量进食肉类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吃过多鱼类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他说,呼吸道疾病包括多种类型,比如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多数是由于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发热等症状。此类患者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比如菠菜、芹菜、白菜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而且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病情恢复。 (张凯鹏)
多措并举加强预防
“家长朋友们:这周给孩子们戴好口罩,书包里再准备两个备用的,孩子们刚好一点,避免再次交叉感染。下午的家长会大家全部戴好口罩。”这条温馨通知,来自于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一年级某班级群。鉴于学生被感染的风险高,班主任老师在做好日常教室消杀、通风工作的同时,提醒学生们戴好口罩。
此举得到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务人员的肯定。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预防呼吸道疾病有效且经济的方式一是戴好口罩,二是接种疫苗,其中,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广大群众可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常识,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均可以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他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日常生活中,大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第二,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第三,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顾患者时要佩戴口罩;工作场所做好消杀和通风工作。第四,老年人、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闫淑娟)
策划:路丽华
统筹: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