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我市全力以赴确保秋粮稳产丰收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09-23 09:10:09

秋分过后,我市秋粮将陆续大面积收获。9月21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全市秋粮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具备稳产高产基础,预计收获面积390.6万亩,总产、单产均较上年有所增加。当前,各县(区、市)农业农村部门正采取积极措施,抓好田间管理,做好应对秋汛准备,提前部署收获农机,确保颗粒归仓。

狠抓责任落实。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年初向11个县(区、市)颁发了2023年度粮食安全等数十项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书,并将此纳入2023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在作物播种期间,通过日调度播种进度、全市通报粮食播种面积等方式,督促各县(区、市)抓紧落实面积任务,做到“多种一亩是一亩”。

强化政策支撑。我市严格落实惠农政策,第一时间下拨地力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等上级资金,各县(区、市)积极出台种粮补贴政策,如寿阳县出台30项优惠政策支持粮食生产,大大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鼓励土地流转托管,重点推广寿阳县“双层经营、两次分红、一地三收”和平遥县左家堡村“农户土地入股、集体规模经营”等生产托管典型模式,避免耕地撂荒,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产业化程度。

保障种粮面积。市委、市政府印发《进一步强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实施方案》,制定9项工作举措,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优先布局永久基本农田,必须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的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32.0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3.3%。大力开展撂荒地复垦复种,去年以来,已恢复耕地6.87万亩,主要种植玉米3万余亩、小麦2万余亩。

开展技术指导。我市继续组织由处级领导带队、科站长主抓、技术人员服务的“双承包”服务组进驻乡村一线,严密监管和督导春耕备耕、夏种夏管、秋收秋种等粮食生产关键环节,切实推广粮食高产品种、“一免五增”机艺一体化、玉米机艺融合种植、深松整地、秋粮“一喷多促”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全市防风险保粮食安全能力,有效推动粮食单产稳步提升。今年,共引进品字形播种机28台、品字形播种布点示范3.2万亩,累计实施深松整地技术228.9万亩,组织种粮大户对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进行“一喷多促”34万亩。

增强辐射带动。今年,我市在榆次区、祁县建设了3个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在平遥县、左权县建设了2个4万亩有机旱作生产基地,增强项目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有机旱作丰产基地。寿阳县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构建以“一站两中心四基地”为主干的有机旱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其中景尚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创新中心,通过新品种搭配全程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滴灌、自动智能化农机等新技术,强化玉米田间管理,实现灌溉节水50%、肥料减少30%、人工节约30%、玉米产量增加10%至20%、核心区平均亩产增加35%。

提高防灾能力。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理念,立足早、准、实、快,与气象、水利部门合作,在极端天气发生前,发布农业气象信息,将气象预警信息及农业防范措施发布到各县(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种养大户等近8000余人手中,做到快速应对处置,最大程度减损降损。积极落实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种粮农户积极参保,确保农户愿保尽保。继续扩大玉米、马铃薯、谷子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面积,使总面积稳步增长,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记者 杨星宇 通讯员 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