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理论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晋中党组织成立98周年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06-30 09:07:02

晋中市史志研究室

2023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诞辰和晋中党组织创建98周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晋中既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一块富有革命传统、英雄辈出的土地,也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山西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98年间,晋中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和艰难曲折。她团结带领勤劳朴实的晋中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浴血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开拓奋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晋中始终站在最前列,晋中人民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唯实唯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谱写了一首又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铸就了一篇又一篇震天撼地的壮丽篇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晋中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给闭塞的晋中吹来了反帝反封建的春风,马克思主义学说首先在经济、文化、交通比较发达的榆次、太谷、祁县等县秘密传播。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首先成为孕育革命火种的摇篮。平遥县的侯士敏,早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由山西籍的第一个共产党员高君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祁县青年俱乐部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等县迅速传播。1925年1月,太谷铭贤学校学生张惟琛寒假期间赴北京参加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学后返回家乡,积极开展建党活动,成为晋中第一个共产党员。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帝国主义分子枪杀工人、学生的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太原市学联联络各界人士组成了“沪案后援会”,并于6月10日在太原举行了省城五万人反帝游行示威。消息传开,榆次第一高等小学、榆次女校、榆次实验小学的学生与省城的声援活动相呼应,冲出课堂,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的斗争。在介休,各界组成“‘五卅’惨案学生后援会”,介休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全体师生集会并示威游行,声援上海学生。在太谷,张惟琛等人组织了铭贤学校学生自治会,主办了《锐锋》期刊,发动了声援“五卅”运动的学潮。铭贤学校学生自治会带领进步学生走出校门,联合太谷城乡小学教师在城内游行示威。1925年6月,太谷铭贤学校学生张惟琛介绍赵品三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晋中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太谷铭贤学校党小组,张惟琛任组长,是晋中最早的中共组织。从此,晋中有了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在晋中大地上生根发芽,不断壮大。虽然这时党组织只有3名党员,但她却是晋中平川各县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经过“五四”运动启蒙、经过“五卅”运动锤炼,率先觉醒的结晶,革命的火种从此深深扎根于晋中大地这块沃土之上。1925年冬,中共太原地委提出“到全省各地普遍建党”的方针,派人在各地开展建党工作。同时,中共太原地委多次派王世隆、王鸿钧、邓国栋等人到榆次晋华纱厂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从太原阳兴中学毕业的进步青年韩钟乾也利用到祁县谋生之机开展进步活动。1926年春,在榆次、祁县、太谷建立了3个中共支部。1926年4月到5月,中共榆次晋华纱厂支部领导工人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斗争,发展了100余名工人党员。同年5月,中共北方区委建立了中共榆次地委。6月,中共北方区委根据特派员耿炳光的建议,以晋华纱厂党团组织为主体,建立了中共榆次地方执行委员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次地方执行委员会。这是晋中历史上第一个地级党组织,其党员人数几乎是当时晋华纱厂工人总数的十分之一,是一支令人振奋的力量。晋中党组织刚一建立,就立即领导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高潮。1926年冬,中共祁县支部又发动祁县益晋纱厂工人举行罢工斗争。接着,祁县、介休等农村爆发了农民革命运动。这些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势力,尤其是榆次晋华纱厂的工人大罢工,是山西工人运动史上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深远的一次大罢工。这一“真正的群众斗争”,不仅使榆次的党组织和工人队伍经受了锻炼,而且对全省的革命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蔡和森评价说:“北方党领导下的真正的群众斗争,开始于正太铁路石家庄的铁路工人,而发展于‘五卅’后太原的罢工罢市和榆次纱厂的长期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晋中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将工作重点由城镇转向农村。1927年8月,在“白色恐怖”下,中共山西省委决定全党工作的重点由省城太原转向农村和中小城市,中共山西省委机关迁驻祁县乔家堡,并在祁县设立省委临时办事处,同时中共祁县县委成立。10月,中共介休县委成立。在中共山西省委指导下,祁县、介休近百个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动员起来的农民达数万人,部分农村的农民运动再度如火如荼开展起来。1928年2月,中共山西省委“霍州会议”决定平(遥)介(休)地区为全省七个暴动地区之一,并建立了中共平介特委。由于缺乏革命基础和武装力量,又发生“张庄事件”,负责暴动的领导人被捕,武装暴动计划失败,晋中党组织全部遭到破坏,200余名党团员、进步青年被捕或流散外地,不少人在狱中遭受酷刑,英勇牺牲。在严重困难面前,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顽强不屈,前仆后继,坚持斗争。“九·一八”事变后,晋中党组织积极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斗争中恢复或组建祁县、平遥、榆社3个县委。从1935年春开始,晋中党组织的发展和人民革命斗争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各地党组织逐渐把工作重心转向山区和农村,主要任务是开展中心区域的农村工作。同年,平遥北营村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平遥中学建立了两个党支部。这些党组织积极深入农村,张贴街头墙报,演出文艺节目,在群众中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思想,扩大了党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1935年,共产党员任悟憎受党组织派遣,在家乡榆社北部山区开展党的工作,同年12月,建立了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渡河东征,在晋中灵石、介休等地宣传抗日。在红军东征的影响下,晋中党组织工作的重心集中在农村,努力实践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策略,从而使党的力量得到较大发展。到1936年5月,晋中共建立了2个县委组织、1个工委组织、2个党支部,党员100余人。1936年9月,山西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山西阎锡山政权建立了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牺盟会派出一批共产党员,以牺盟特派员身份到各县,广泛动员群众抗日救亡,秘密发展党的组织。1936年冬至1937年夏,在中共山西省工委的领导下,晋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斗争迅猛发展。广大群众日益感受到民族危机的加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了抵抗侵略的爱国热情和信心,全区有组织活动和单独开展活动的党员团结和影响着数千名进步青年,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创建敌后根据地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抗日战争时期晋中党组织大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群众基础。

抗日战争中,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以山西为战略支点,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晋中地区以正太铁路、同蒲铁路为界分为3块,分属晋察冀、晋绥、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地区三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这期间,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等领导机关长期驻扎在晋中东部的太行山区,领导和指挥华北军民坚持伟大的抗日战争。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战略地位,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晋中地区一直是敌我力量较量的重要场所,这种斗争形势既锻炼了晋中党组织,又促使晋中党组织迅猛发展,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华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晋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处于晋察冀、晋绥、晋冀豫三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既是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互相保持联系的桥梁,又是华中、华东各抗日根据地通往党中央驻地延安的交通枢纽。同时,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八路军前方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高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均长期驻扎和活动,领导、指挥、推动着各地的对敌斗争,是坚持华北敌后战场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1937年10月下旬,八路军129师开赴晋中东部和顺山区,开始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革命根据地。11月,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分别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会议,部署实施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重要战略决策,依托太行山区开创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对华北敌占交通线展开大规模进攻。主战场之一是正太铁路阳泉至寿阳段。晋中党政军民配合战斗,参战人数7万余人。“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极大地鼓舞了坚持抗战的全国军民。“百团大战”在全国抗日战争战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国际局势产生了很大影响。1941年7月,晋冀豫边区临参会在辽县桐峪召开,成立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把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辽县由此易名为左权县。在民族救亡的伟大事业中,广大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甘苦,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慷慨赴死、义无反顾。1943年7月,著名的爱民模范、太行二分区30团政委马定夫,为掩护群众转移,在太谷县枫子岭村率少量部队顽强阻击日军,在战斗中壮烈牺牲。1945年春,年轻的共产党员梁奔前,同样为掩护群众英勇牺牲。1945年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在党的七大精神指引下,晋中党政军民振奋精神,全力投入对日本侵略军的最后作战,终于和全党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晋中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先后建立过分属于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三大抗日根据地的6个地委组织领导的19个县委,发展党员1万余名,发动数万名青壮年参加八路军和抗日队伍,工、农、青、妇各抗日救国会成员超过10万名。团结抗日军民粉碎了日伪军数以千计的大小“扫荡”和“围剿”,收复了榆社、和顺、左权、昔阳4座县城,在二分之一左右的农村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

在全国解放战争的岁月里,晋中各地党组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彻底摆脱封建制度的枷锁,投身于战争、土改、支前、生产等斗争中,迎接新中国的诞生。1946年8月,晋中军民配合太行部队集中兵力打运动战,2万余军民进行了第一次正太战役。之后,又打退了阎军在寿阳等县的报复“扫荡”。各地地方武装开展爆破运动、杀敌立功竞赛运动,到11月底,毙伤敌军数千人。12月,山西阎锡山军队和国民党中央军联合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战局异常紧张。中共太行区党委决定规划各专署、地委辖区,精悍这些组织,以利于战争。于是,撤销中共太行二地委,以长治为中心,新建中共太行三地委。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逐鹿中原,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序幕。因此,在1947年6月以后,包括晋中区在内的山西各解放区,承担起最后解放山西全境和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双重任务。1947年初,晋中党政军民配合晋察冀部队进行第二次正太战役,4万余群众参加,同时又配合太岳军区部队发起同蒲和汾(阳)孝(义)战役,连战皆捷。晋中先后抽调数百名干部随刘邓大军南下,开辟中原战场。同年1月,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壮烈牺牲,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1月,刘胡兰式的女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尹灵芝,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面对敌人的铡刀,从容不迫地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惨无人道的敌人将英雄腰铡三截。党的好女儿尹灵芝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壮丽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16岁。1948年6月至7月,徐向前司令员指挥人民解放军华北第一兵团展开晋中战役,16万民工支前参战,最终迎来了晋中全境的解放。晋中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晋中战役是广大军民共同谱写的一曲人民战争凯歌;晋中战役是晋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晋中战役中,灵石、平遥、介休、祁县、太谷、榆次、汾阳、孝义、文水、交城、清源、晋源、徐沟、忻县14座县城宣告解放,摧毁了阎锡山在晋中长达37年的反动统治,解放了晋中人民,谱写了晋中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9月1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军区成立并开始办公。同期,中共榆次地委正式成立,属中共山西省委领导,领导今晋中市区域内和盂县、平定县、阳泉工矿区的党组织,全区面积20350平方公里,人口1928868人,其中党员70574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处于执政地位。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共榆次地委与各级党组织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紧密团结勤劳朴实的人民群众,发展生产、恢复经济,调配干部支援全国工业建设,支持与参加抗美援朝爱国战争,继续深化土地改革,清除社会丑陋现象,摧毁封建制度及其经济基础。到1956年,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任务,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当年社会总产值较1949年增长200%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两番,城乡劳动人民初步过上世代向往的“有事做、有饭吃”的生活。

1958年,中共榆次地委改名为中共晋中地委。经受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奋力战胜接踵而来的自然灾害,迅速扭转困难局面。到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85亿元,社会生活进入正常状态,市场供应得到基本保障。1966年5月后,虽然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影响,但晋中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坚持发展工农业生产,与严峻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特别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1975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工业总产值突破8.34亿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领导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共晋中地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到1999年底,社会生产水平较50年前提高了几十倍、上百倍,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世纪之交的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晋中市。2000年5月,中共晋中市委组成。10月,晋中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001年8 月,中共晋中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撤地建市是加快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晋中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党中央根据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在深刻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6年8月31日至9月2日,中共晋中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开放事业全局,建设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倾力打造经济充满活力、城市富有魅力、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和谐的新晋中。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008年1月10日,市委召开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晋中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加快推进和谐晋中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决议。2009年,中共晋中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晋中的主题,实施“产业转型、开放提速、环境创优、民生改善”四大工程,落实保增长、调结构、上项目、促就业、保民生各项任务,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分析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大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部署,形成和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构想。

中共晋中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六大发展”,践行群众路线,全面从严治党。通过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扬实干精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促进全市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全面、健康、快速向前发展。2016年9月27日,中共晋中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新一届市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基调,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全面”奋斗目标。并以培育厚植比较优势,实施转型带动、项目拉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四大战略”,强化党的领导、激励干事创业、提升各级党组织战斗力、加强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四大保障”为抓手,带领全市人民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民富市强、文明和谐的晋中而努力奋斗。

2017年10月,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晋中进入实现“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的首战之年,也是苦干三年的重要一年,意义非同一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习党的历史,发扬优良传统,继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努力践行“三严三实”,在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上作表率。全市各级党组织带头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学习教育的各项要求,切实当好表率;坚持“做为关键”,自觉践行“四讲四有”标准,实现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着力把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新要求贯穿到机关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的全过程,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团结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为实现“六权治本”、推进“六大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富民强市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全市人民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理直气壮抓发展,聚精会神抓经济,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把拥有的诸多优势加速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坚决打胜“晋中战役”,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全力谱写晋中改革发展新篇章。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的一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加快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努力提站位、提效能、提本领,认真讲担当、讲执行、讲结果,以治理之效聚发展之力。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两个国家农高区之一,太谷撤县设区结束了晋中“一市一区”历史,市城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贫困县全部摘帽,左权民歌汇一炮打响,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承接项目成功举办,“一带一路”(祁县)特色产业合作区成为全国第十三个对外合作区,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初见成效、深得民心,晋中再次上榜“中国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地级市百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年。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用好“三块金字招牌”,激发“三大动力源”,搭建“三大创新平台”,打好“三大攻坚战”,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金光大道,晋中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晋中大地奋力书写了一份优秀答卷,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不断谱写晋中新篇章。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全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对极为繁重艰巨的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积极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中识大势、扬优势、谋长势、造胜势,赢得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2022年,市政府承诺的16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大提升。这一年,我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总投资4433.5亿元的1215个建设项目加快推进,58个省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88.8亿元、全省第二,滚动开展三次“三个一批”活动216个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居全省前列。我市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轮驱动”战略促发展。煤焦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煤炭产量达到1.16亿吨,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省定能源保供任务;焦化行业7个大机焦项目达产达效,实现运行产能1500万吨,较上年增长700万吨;特色专业镇梯次培育,太谷玛钢、祁县玻璃器皿、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入选全省首批十大重点专业镇,数量全省最多。我市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市场主体达到42.1万户,同比增长26.9%,总量和增速稳居全省前列,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096户、全省最多。

成绩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是我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结果,也是我市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蓄势的最佳体现。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一张张亮丽的成绩单,让晋中站在了新起点、开启了新征程。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

2023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以学铸魂,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既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有力保证。我们要开展好主题教育,夯实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奏响新时代晋中强音的思想基础。

回顾党的102年伟大历史进程,回顾98年晋中党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光辉历程,在晋中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在晋中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而难能可贵的太行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奋发前进的不竭动力。全市上下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昂首阔步、引吭高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晋中篇章。

(执笔人:庞建明 杨美红 张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