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彩练当空舞 太行绘巨龙

—— 昔榆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纪实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01-30 10:51:10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昔榆高速,这条承载着当地群众、政府和建设者等各方关于振兴、绿色、开放等诸多新愿景,创下我省多个第一的山区高速公路正在快速推进。

舞动着这绚丽彩虹的正是上万名昔榆高速的参建者,他们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紧扣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力量,用心血与汗水演绎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经过2年时间的建设,昔榆高速已现雏形。截至2022年11月30日,昔榆高速累计完成投资136亿元,完成总投资209.86亿元的65%,连续3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匠心铸就卓越品质

昔榆高速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中“4纵15横33联”中第8横的重要一段。起点位于昔阳县东南省界处,终点在榆次区与榆祁高速相接。项目全长125.37公里,总投资209.86亿元,是迄今为止山西省内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在建四车道高速公路项目。项目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实现小循环,2024年全线通车。

昔榆高速项目战线长且74.4%路段位于太行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项目工程体量巨大,全线土石方4187万立方米,隧道17座,桥梁75座,且桥梁多以高墩大跨为主,6座特大桥,共7.2公里;有3座特长、高风险隧道,共19.9公里,其中太行山隧道是目前山西省内在建最长隧道,全长14.2公里。诸多困难给项目建设带来较大的挑战。

面对这样难啃的硬骨头,昔榆高速严格把控施工进度主线,开展“品质工程、质量提升”活动,在施工工艺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方面综合管控,是省内首家借助移动台座+同步液压模板系统+智能信息化管理+智能温控蒸汽养生工艺的项目,也是省内首个采用装配式涵洞的试点项目。

为提升工程实体质量,完善“责任、防控、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昔榆高速率先运用智慧监理系统,为主要监理人员配备手持视频终端设备,实现人员定位、越界预警、现场喊话、视频回传等功能,监理管理工作效果不断凸显。采用工序App、云检系统、视频监控、智能张拉压浆设备、智慧监理、单兵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严格质量红线管理,将红线管理贯穿到工程实施全过程。

昔榆高速深入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强化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人本化、精细化建设,实现由合格工程到精品工程、农民工到产业工人、“场”到“厂”、粗放型到创新性的转变,达到路基、桥涵、隧道、路面、交安、绿化六大工程提升见实效。

创新引领节能增效

昔榆高速注重科技创新与降本增效相结合,自项目开工以来,不断注入新元素、植入新理念、体现新内涵,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增效。

积极推广隧道聚能光面爆破技术,喷射砼损耗能够控制在1:1.4以内,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平整度更佳,对控制喷射混凝土、二衬混凝土材料用量方面有显著经济效益。

大力推广运用三机一栈五台车等智能化成套装备,打造“隧道机械化施工生产流水线”,全面提升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水平。在隧道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节约显示出巨大优势。

针对山西省固废存量大的现状,开展“砂岩类弃渣应用”技术攻关,提出砂岩在低标号砼及水稳底基层的应用方法。积极推广装配式施工技术,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推行生态环保设计和生态防护技术,坚持原生态设计,依法避绕铁桥山、松塔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运用绿化手段、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坚持生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以本土化植物为主,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采用草灌混栽、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实现优化配置。以智能管控、工艺创新为手段,大力推广“四新技术”有效应用,鼓励发掘“微创新”,推动工程技术提升,助推绿色品质升级。截至目前,已发掘“微创新”101项,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及科技成果应用”102项。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固废在项目建设中资源化、规模化利用。开工以来,昔榆高速全线自采加工石灰岩碎石,用于桥涵、隧道混凝土工程;自采加工砂岩碎石,用于路床处理、台背回填、防护排水等工程。通过深入探索和推广,建立固废利用标准化体系,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

智慧建造争创一流

在昔榆高速智慧建设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可以随时远程查看施工现场各项目信息,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地现场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实现了工地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施工管控。

昔榆高速秉承“智慧建设、品质昔榆”的工作理念,综合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BIM+GIS等技术,合力打造2361数字化管理平台。

2361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信息化内嵌到智慧建设之中,打通项目建设管理全业务链条,实现项目施工智慧建设的全程可溯,全线上下实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层层抓落实。

积极探索“数据+质量”一体化战略。2361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质量管控系统、智慧物料系统、试验云检系统的相关数据,打通平台上各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原始数据自动采集、过程数据实时上传、关键数据一键抓取”的数据管理模式,实现工程建设质量的可管可控。

积极探索“智慧+安全”管理模式,推行智能安全管控,对重点工程实施24小时监管,对危大工程“定人、定期、定点”进行视频报告,实现全线工程的安全控制。昔榆高速全线配备252路摄像头和68套手持单兵,打造“动态+静态”的监控系统,实现“线上发现问题,线下解决问题”的安全管理模式。

自主开发进度管理系统,实现“进度可知、投资可控”的管理目标。精准发现主要矛盾与问题,精细完成关键工作与任务。系统能够主动向各归口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推送,实现“违规可纠、预警可报”。

昔榆高速创新并推广了“一站式解决、全流程管控”数据运行模式,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工程质量可管、安全事故可防、过程数据可查的一体化服务管理链,为项目管理安装了“千里眼、顺风耳”。荣获首届全国交通企业智慧建设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百里大动脉,壮阔出太行。作为山西省重点工程、晋中市“一号工程”,昔榆高速弘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克服疫情及复杂地质条件环境的影响,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投资目标任务。这条集“绿色、品质、平安、智慧、廉洁、美丽”的高速公路,将为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本报记者 王文安

通讯员 贾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