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榆次

防控有力有序 保障有条不紊

—— 榆次区争分夺秒开展应急处置以快制快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10-13 10:59:59

10月12日,凌晨4点半,榆次区郭家堡乡郭家堡村委会的微信工作群里,一声声“收到”此起彼伏,村“两委”干部一方面发动各网格长抓紧做好宣传动员,将核酸检测采样事项通知到所有村民,另一方面立即展开采样点现场布置工作,设置一米线标识,备齐采样台、酒精、口罩、桌椅等物资,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展开各项准备工作。

“有序排队,保持间距,戴好口罩。”“请提前打开手机,扫场所码,出示行程卡。”早上不到7点,网格长张莲芳便来到榆次区郭家堡中学核酸采样点,她迅速穿好防护服,在入口处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村民有序完成核酸检测。村民们佩戴口罩,依次扫码、采样,整个检测流程秩序井然、平稳顺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必须分秒必争,这是职责所在,辛苦点没什么。时间紧、任务重,我对村里情况熟悉,等会儿和医护人员一道去村民家里,为行动不便的人员上门检测核酸。”张莲芳一边用手捶了捶防护服下肿胀的双腿,一边说道:“采样结束后,耳边听到的一句句‘你们辛苦了’‘谢谢’,话语虽简单,但却很温暖,再累都值得。”

10月11日,榆次区在区域核酸筛查过程中发现一名核酸初筛阳性病例。发现快、处置快,才能够及时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尽早让社会生产生活回归正轨。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疫情传播,10月12日6时起,榆次区全域实施临时静态管理,并于12日7时至14时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全区上下联动,各级干部、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以最快的速度奔赴一线。1910余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拼速度、争时间;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分秒必争,不漏一人;市民齐心协力、同向而行,汇聚成抗击疫情的最强底气!

本次区域核酸检测,榆次区根据各乡镇(街道)人员活动情况,因地制宜,共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606个,统筹划定各采样点所覆盖的人群范围,并抽调精干医护力量,优化人员配备,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高质高效完成采样工作。榆次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常新虹说:“我们所在的采样点附近居民人数多,采样任务重,为了保证采样高效进行,每小时进行一次封箱转运,确保核酸检测能够快检快送。”

在完善核酸检测从组织、采集、转运全链条精细化管理的同时,采样点医护人员还加大了对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有了多轮非静态下核酸检测的经验积累,榆次区本轮核酸检测工作秩序更加规范有序,检测效率不断提高。由于前期筹备布置妥当,各核酸采样点服务便捷,秩序井然。截至12日16时,共完成采样792171人。

疫情防控无小事,民生保供是大事。为了全面抓好民生保障,榆次区全面调动疫情防控各专班人员,足量配置物资设备、及时调配转运车辆,全力应对大范围人群隔离,同步推进生产生活物资保供,严格落实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在市城区沃尔玛超市生鲜区,绿油油的新鲜蔬菜被整齐地码放在货架上。其中,不仅有本地时令蔬菜,也有南方产地的绿叶菜,品类多样。而不远处的蛋、奶、肉等副食区,备货也十分充足,装有新鲜鸡蛋的货箱摞在一起。商品价格,与昨日无别。沃尔玛超市负责人马瑞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疫情期间的货量供应和价格稳定,超市在接到通知后便第一时间组织蔬菜、肉类供应商连夜备货,目前超市货量比平时增加一倍,全力保障市民日常生活所需,“超市的大米、食用油、肉类、蛋类、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物价平稳,大家无需过量囤积,随时到店都可以买到所需的生活物品。超市也将全力做好防护工作,保障市民安全购物。”

记者还随机走访了市城区的其他几家超市,货架上摆满了米面粮油和新鲜果蔬,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市民正在有序进行购置,“超市货品种类齐全,随买随用,价格和平时无异。我们对政府有信心!”市民李先生说。

丰富的物资保障关系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榆次区强化监督,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对重要民生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价格实行全链条监测,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安全放心。

第一时间静态管理,宣传发布同频发力,流调溯源缜密细致,民生保障有力有序……榆次区坚决果断、以快制快,切实提升阻断疫情传播的速度和力度;忙而不乱、稳中有序,人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扛起自己的责任、守住自己的阵地;从严从细、掌握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精准施策、分类管理,科学划定高、低风险区域范围,快速有效阻断疫情扩散。

有序、坚守、尽责,暖心、贴心、细心。榆次,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也请大家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不扎堆,继续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守护家园平安,守好榆次阵地,让热闹的“烟火气”重现,让熟悉的城市回归。

本报记者 郭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