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市井长巷,聚拢幸福味道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9-05 11:50:33

一碗桃花面背后的奋斗史

上午10点多,位于市城区锦东大道新付村的永康桃花面馆里,49岁的面馆老板许云峰和店员们开始了新一天的营业准备。

“来一碗桃花面,加鸡蛋和丸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下单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中午12点刚过,不到20平方米的面馆里就坐满了顾客。

厨房的大锅中,沸水不停翻滚,站在旁边的许云峰动作麻利地下面、搅面、捞面,盛入准备好佐料的碗中,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1973年,许云峰出生在榆次区张庆乡永康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由于他家中兄弟姊妹多,再加上他喜欢研究厨艺,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学习烹饪手艺。经过潜心钻研、勤学苦练,许云峰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桃花面是晋中特色面食,是古时战乱年代人们因陋就简而创新的家常面食。从“逃荒面”到“桃花面”,蕴含着无限美好的寓意。许云峰出师后,为了贴补家用,就在街头摆摊卖起了桃花面。不久后,经人介绍,许云峰和妻子相识、成婚,为了日子过得更好,只要榆次哪个村赶大集,他们就起早摸黑摆摊卖面。日子虽然辛苦,但夫妻俩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因为搭棚子,没水没电,我每次出摊得提前准备很多东西。回想起来,当初创业真是十分艰辛。”许云峰说。

由于手艺好、口味佳,加上诚信经营,小摊的顾客越来越多。2008年,许云峰在王湖村租了一间门面房,开起了永康桃花面馆,来吃面的人越来越多。后来面馆搬迁到新付村,慕名而来的顾客仍然很多。

经过多年奋斗,许云峰在城里买了房、落了脚,可他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社会,见到生活困难的人,他常常免费提供热汤热面。加入晋中市义工协会后,他奉献爱心的干劲更足,常常为环卫工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自家店里的食物。

“环卫工人和困难群众都可以来面馆免费吃饭。”许云峰说,创业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他会不遗余力地回馈社会。大家称他“桃花哥”,这家面馆的知晓度越来越高,他的先进事迹也被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记者 张凯鹏)

手艺人 李利平:“修补”时光四十年

走进位于市城区蕴华街的利平修表店,毫不起眼的门面背后,是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屋子,屋内有张小小的桌子,上面摆着修表匠所有的家当和回忆。

拿起镊子,戴上单眼放大镜,钻研手表,从18岁到58岁,这40年的时光里,李利平的姿态似乎从未有变。

“我从1982年开始接触这行,当了几年学徒后,在原八一饭店对面摆地摊修表,后来挪进潇河商场,一干就是20多年,后来迁到现在的店面。可以说,经我手修好的表有几万只了。”谈起这份手艺,李利平很自信。

把修理工具一字排开,然后打开手表后盖,用镊子夹出一个个细小的零件放在桌面上,排除故障,更换损坏的零件,然后再用镊子一个个放回去……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李利平手里的活儿并未停下。

“修一辈子,学一辈子。起初是为了谋生,现在是离不开,已经融入生命。”他说,20世纪80年代,手表、缝纫机、单车是生活中高档的“三大件”,当年修个机械表2块钱,但活儿多,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传呼机、手机的出现让这行经历了短暂衰落,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戴手表的人又日渐多了起来。

“和车一样,不论多贵的表,戴久了都需要保养维修,否则就会出问题。只可惜,修表这门手艺却濒临断代,当年一起摆摊的同行大多陆续改行了,我收了五六个徒弟,一个也没坚持下来,年轻人耐心不足,坐不住,也嫌赚得少。”李利平说,干这行,除了要心细如发,更要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手上的动作稍有闪失,就可能损坏表芯原有的结构。

一块机械表内,100至300个零部件不等,把这些零件全部拆开,修复后再组装起来,绝非易事。“全凭记忆,多数钟表的构造,我了如指掌,遇到没见过的就拍照留痕,再慢慢琢磨,总能修好。”修复一块表,李利平快则几分钟,长则需要三四天。

表修好了,他会挂到身后的摇表器上,经过严格测试校准后,再通知客人取走。

“有没有修不了的表呢?”“基本没有,只要配件能买到就没问题,现在行业内遇到复杂问题,他们都会来找我,老手艺人所剩无几。”岁月易逝,匠心不改,李利平坐在修表桌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方寸间做着世上最细致的活计,记录流逝的时间和岁月。

是坚持,更是热爱。不大的店铺里,收藏着数十个老式钟表。“这个是20世纪50年代的,公私合营中国钟厂造的座钟,走得准着呢。”李利平指着其中一个介绍着,眼里满是喜欢。

一门手艺,守一辈子。时光带走了李利平的年轻,却带不走他对这门手艺的热爱与坚守。他说,这门老手艺不该被遗忘,希望更多年轻人能耐得住性子,把它传承下去。 (记者 闫晓媛)

宇珍宝演奏乐器

从演奏民乐到制作民族乐器

“这是我最新研发的水晶小管。”晚上9点,宇珍宝准时进入网络平台直播间。身后的架子上,摆满了他制作的民族乐器。

虽然,宇珍宝制作民族乐器仅一年,但他制作的唢呐等已小有名气,本地艺术院校的老师专程到他的工作室交流、挑选乐器,这些乐器还销往广西、内蒙古等地,甚至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戏曲学院等学府的老师也慕名而来。“最多的一天能卖出200支乐器,销量最好的是山西G调和内蒙古F调唢呐。”由于音调准、音色佳,宇珍宝制作的民族乐器深受各地民乐爱好者和演奏家的喜爱。

宇珍宝祖上几代都是吹奏民乐的行家。他父亲这一辈兄弟姊妹9人,有5人传承了吹奏技艺。初中毕业后,宇珍宝便跟着父亲开始学习吹奏民乐。原本是民乐之家的宇珍宝怎么会开始制作乐器呢?这源于两年前的一个契机。当时,他从外地买回一件乐器,一试,音调不准,只得寄回去修正。然而,三番五次沟通、修正,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他遂产生了制作民族乐器的想法。

2020年5月,他着手制作民族乐器。因祖传技艺,他对音调和音色的把握有着天然优势,一年来,除了吃饭、睡觉,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来研究乐器。其间,他受到过多家艺术学院专业老师的帮助,经历过无数次试音、修改。中国戏曲学院的孙云岗、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的薄永良等唢呐演奏名家,指导他专业唢呐的调试,并给予他鼓励和好评。他的家人也很支持他,尤其是他的姑父,承担了绘图和设计方面的工作。

乐器制作的门道多,宇珍宝说:“乐器外表看起来都差不多,里面的工艺却非常细腻。”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句话用于形容乐器制作再合适不过。经过反复打磨,各项数据都调整到了最佳,宇珍宝对自己制作的乐器非常有信心。

他专门购置了直播设备,通过直播平台展示、销售这些乐器。由于音调准、音色佳,一传十、十传百,宇珍宝的名号很快传播开来,吸引了一大批民乐爱好者和演奏家。

“每个地区的民族乐器音调都不一样。我这里的调比较多,专业唢呐有12个调,山西小管有7个调,祁县、太谷、平遥、介休、大同、忻州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调。”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宇珍宝说,乐器也一样。

自从开了乐器工作室,宇珍宝的生活变得十分规律。上午发快递,下午制作乐器,晚上9时至11时直播。在直播间里,他时常会来段现场演奏进行试音,他的粉丝有近万人,大部分是民乐爱好者。

一年来,宇珍宝制作的民族乐器逐渐得到认可,销量越来越好,但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研发新的种类。今年端午节期间,他研制的加键版山西小管面市了。加键版山西小管是在传统八孔山西小管上多加了一个孔,并在管上加了键,使其音域更宽、音色更醇厚。今年8月,他研发的水晶小管也在直播间亮相了,管身如七色水晶,晶莹剔透,可以提升观赏度,一亮相便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两款山西小管,目前只有我这里有。”宇珍宝告诉记者,最近,他又在研发新的产品,等成功了会向大家展示成果。

(记者 张颖)

坚守手工月饼的“老味道”

来到寒湖月饼手艺人张宇翔的月饼店,人未进店,阵阵香味便迎面扑来。店内柜台里整齐摆放着月饼,都是小时候熟悉的包装,简单而质朴。小宇正在打包一盘盘冒着热气的月饼,看到记者一行,他热情地招呼着:“来来来,快尝尝我们新鲜出炉的月饼,可好吃了!”

寒湖月饼,和顺人共同的中秋记忆。其制作工艺讲究且繁琐,从用料、制作到包装,每一枚月饼需要经过和面、擀皮、包馅、烘烤等复杂的工序。“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刚出炉的月饼皮薄馅大、金黄酥脆,令人垂涎欲滴。正是因为坚持传统手工精心制作,使得寒湖月饼美味情浓,扬名在外。

“每年中秋节前是销售高峰期,一直持续到8月底,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2000斤月饼。本地人、周边县市,甚至太原、河北的人都来买,很多人是冲着那份淡淡的乡愁和传统味道而来的。”从业至今,小宇一直坚持传统技艺和手工制作,坚守着人们心中的“老味道”。

和顺县阳光占乡寒湖村,寒湖月饼的发源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要在中秋节前后打月饼。家住阳光占乡的小宇对此深有感触:“在我们乡,基本人人都会打月饼,我从小看着爷爷打月饼长大。5年前,我跟叔叔系统学习了寒湖月饼制作手艺,然后开了自己的月饼店。”

从小的耳濡目染加后天的系统学习,让小宇对寒湖月饼更加热爱。在他看来,“这是我们的老手艺,应该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吃到这些‘老味道’。”

“寒湖月饼最大的特色就是酥皮工艺。酥皮月饼制作过程繁复,面要和两种,一种是水面,一种是油面,最后水面包油面把面揉到光亮,用擀面杖擀3遍。”小宇一边讲解月饼制作注意事项,一边捏月饼,只见他把手心握成窝状,往饼皮内包馅,边转皮、边压馅料、边收口,收口后揪住面头,用手一团一压,酥皮月饼就成形了。

做月饼,馅料的好坏极为重要。小宇介绍,馅料主要由面馅料和辅料馅两部分组成,面馅料就是将蒸熟的熟面、糖、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辅料馅里有炒好的芝麻、油炸之后的花生碎、切好的核桃仁等。最后将辅料馅与面馅料混合拌匀制成馅,混合拌匀的馅料在烤制的成品切开后可以明显看到芝麻、花生、核桃等粒状物料,层次鲜明。小宇说:“我们紧随时尚潮流,在保留传统味道的同时,改良创新,推出苦荞面核桃月饼。这款月饼咸味无糖,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吃,主要用和顺县产的苦荞面制作,口感别致,更加香脆。”

小宇的月饼店,人来人往。夕阳西下,看着销售一空的柜台,小宇露出了笑脸:“我会一直把寒湖月饼做下去,把传统手艺和‘老味道’传承下去。”

(记者 李娟)

早市,热气腾腾的烟火味

“西红柿怎么卖?”

“1块2。”

“土豆多少钱一斤?”

一座城市的早市,是生活气息极浓厚的地方。早上6点开始,当“上班族”忙忙碌碌地起床、收拾时,靠卖菜、卖早点等为生的商贩们已早早静候在早市上,等待每一位顾客的到来。

市城区柳西路,便是这样一处地方。不宽的马路两边,卖菜的、卖水果的、卖花的、卖烙饼的、卖碗托的……将这里打造成烟火气十足的市场。

走进柳西路市场,讨价还价的喧闹声,商贩的吆喝声带着方言的味道,熟悉而接地气。水灵灵的新鲜果蔬,应季的葡萄瓜果,吸引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时间宽裕的大爷大妈们推着车子或走街串巷,货比三家地问这家的白菜多少钱,那家的豆角怎么卖。而赶时间的“上班族”,则匆匆地买好蔬菜、瓜果、面条,又匆匆离开。

宝平,40多岁的年纪,卖菜10余年。和妻子靠着一间小小的菜铺,养活了一家老小,还在市城区买了房子。“我们来自农村,上学少,只能做点小买卖。虽然辛苦,但是只要勤快、人缘好,每天都会有几百块钱的收入。老家有几亩地,父亲、母亲帮着种西红柿、土豆、豆角之类的,今年西红柿长得特别好,根本不愁卖。最近正是做西红柿酱的季节,我在微信群里一发,老客户们你一筐、我一筐,前后拉了两车,都卖光了。”宝平说,“我做梦也没想到,就靠着卖菜这个小本生意,能在榆次买上房,而且女儿就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这是我自己种的菜,品相不太好,但是口感好!”60多岁的王玉珍一边在三轮车上摆好几把葱、几棵生菜、一堆豆角,一边说,“我是附近的农民,家里种的菜自家吃不了,就拿到市场上卖一卖,赚几个零花钱。柳西路市场离得近,很方便。”

“夏天的时候一天能卖两三百碗,一碗5块,你算算是多少钱!”卖平遥碗托的老姚,常年在这条巷子里摆摊,他家做的碗托味道好、分量足,附近居民都知道他,想吃碗托了,都来找他。老姚生在平遥、长在平遥,十几岁的时候跟着师傅学了这门手艺,后来来到榆次,这门手艺就成了他养家糊口的绝技。“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小小的一碗碗托,却实实在在靠手艺,这也是深受人们喜欢的秘诀!”

这市井里的烟火气,天热的时候直到晚上9点、10点,才渐渐平静下来,等候在旁的环卫工人迅速清理路面,还道路一方洁净。

这市井里的烟火气,随着天然气蓝色火苗的热量,让油壶里的豆油散发出阵阵香气。吃饱喝足,便心满意足。

柳西路二轻小区居民王伟芳说:“孩子上学离家远,一直不愿意搬走,就是贪恋这里的方便。下班回来买点菜,进门一洗一炒,一顿饭就有了!”

(记者 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