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8-08 11:36: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山西考察调研,为我们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在晋中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12万和顺儿女牢记领袖嘱托,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关爱,化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实际行动,扑下身子干、齐心协力干,以强烈使命担当争做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县。
——牢记“敬畏历史”殷殷嘱托,坚持把牢正确方向。实践中,坚持把敬畏历史根植灵魂,切实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珍爱之心、责任之心。
一是重视历史抓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要求,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和顺已登录的328处历史文物遗产。特别是以石拐会议纪念馆、秦赖支队旧址为载体,持续加大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同时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二是研究历史把规律。和顺是“两军相遇勇者胜”典故的发生地。注重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一张蓝图绘到底,踏踏实实为和顺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是借鉴历史为人民。到和顺工作两个月来,通过走访调研更深切地感受到和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当前一些现状改变的期盼。下一步,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有效衔接提品质、聚焦卫生健康提品质、聚焦满意教育提品质、聚焦就业保障提品质,带领12万和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实现民生福祉普惠共享、品质提升。
——牢记“敬畏文化”殷殷嘱托,坚定筑牢信仰之基。实践中,坚持把敬畏文化融入血脉,把文化作为强县的路径载体和精神支柱,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和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文化繁荣。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载体,用好“石拐会议”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红色符号,精心组织本土文艺精品展演、展映,发挥优秀作品引领示范作用,推出一批像“石拐灯火”一样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戏曲、影视等作品,全方位讲好和顺故事。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搭建各类艺术大赛等活动平台,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进一步引领社风、转变民风,在全社会形成文明有礼的浓厚氛围。
二是突出文脉延续。全力举办好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等四大文化节,全方位、立体化营销和顺节庆文化品牌。注重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探寻收集“名街、名居、名宅”和“古院、古堡、古村”的历史渊源、人文故事,使历史故事“景点化”,历史景点“故事化”。特别是创新发展夫子岭弦腔、和顺刺绣等36个非遗传统文化和技艺,弘扬传统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打造文创全产业链条。
三是提高文明程度。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倡导文明风尚,争创“全国文明县城”。不断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全面加强“四德”建设,挖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看得到、学得来的先进典型,选树一批像马坊乡全国道德模范张俊兰一样的“身边好人”,使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公益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着力打造“志愿和顺”“诚信和顺”品牌。
——牢记“敬畏生态”殷殷嘱托,坚决守住绿水青山。实践中,坚持把敬畏生态外化于行,持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高效率实施能耗“双控”,稳妥有序迈向“双碳”。
一是划好生态保护“红线”,绘就“绿水青山”发展底色。科学划定生态保护区域,总面积达109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近一半;用好省级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点县政策,挖掘“华北豹第一县”内生效益;不断创新生态保护模式,持续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展和顺公益保护地项目。
二是定好绿色产业“高线”,打造“金山银山”发展平台。坚持绿色发展“硬导向”,奋力打造“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和“全国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确保认证土地保持在13.8万亩以上;做好和顺火麻油等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文章,提标生态农业增加值。用好绿色发展“指挥棒”,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建筑结构、投融资结构等优化调整,着力创建“碳中和示范县”,提高生态工业知名度。树起绿色发展“风向标”,依托牛郎织女和许村艺术公社两大品牌,着力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升生态文旅竞争力。
三是建好制度保障“标线”,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在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上聚力。健全林地管理机制,全县林地管理实现了“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库”。探索“政府+社会公益组织”保护机制,加强与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等的合作,不断厚植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