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浊漳河畔涌新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半年来榆社发展活力满满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7-27 16:34:39

美丽云簇湖

产业助民富

搬迁住新居

生态榆社美景如画

静静流淌的浊漳水,滋养着两岸百姓;巍峨耸立的太行山,见证着一方水土的发展与变迁。榆社,位于浊漳河畔、太行山西麓。

今年以来,这片红色的热土、如画的境地,赓续红色血脉,巩固脱贫成果,擦亮生态底色,绘就民生画卷,奋力书写着“绿富美”的新时代崭新画卷。

夏日的云簇湖畔,花红柳绿,水波潋滟。“住的是标准间,吃的是榆社笨鸡蛋、云簇水库鱼等农家饭菜,绿色、健康,价格你放心。”7月24日一大早,云簇湖畔河峪乡偏良村农家乐主人刘锋的电话就忙个不停。

刘锋农家乐是偏良村最早开办的农家乐。“没有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的好日子。”自榆社县实施云簇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和绿化提升项目以来,周边很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他家的农家乐每到旺季,每天都能摆上十几桌,每年收入十几万元。

在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进程中,榆社县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的殷殷嘱托化为行动的力量,以“百年工程”的定位、“一号工程”的站位,集中攻坚总投资9.88亿元的云簇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通过实施增绿增彩、管网建设、湖岸整治、景观打造等系统性基础工程,一体推进“生态修复、水态治理、业态开发”,努力以云簇湖的新内涵赋予“山西好风光”新魅力。

盛夏时节,沿着蜿蜒曲折的旅游公路环湖而行,绿树花海相映成趣,旅游大巴络绎不绝,云簇湖已成为“生态榆社”的最强名片。

让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动力源,让精心打造的“亿元产业”成为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钱袋子”,榆社县情牵山水,心系群众。

“嗒嗒嗒、嗒嗒嗒……”山西久冠服饰公司的扶贫车间里,郭静抓起新衣裁片一只手拉、一只手推,衣服面料“游走”在手指与针线之间。

“以前,家里靠丈夫打工和零星的土地收入维持生活,年收入不到2万元。扶贫搬迁后,我来到位于小区旁的扶贫车间工作,仅我一个人的年收入就有2.5万元。厂里还根据员工接送孩子的时间来安排工作,完全解决了后顾之忧,就业生活两不误。”郭静高兴地说,“防返贫是总书记一直关心的事,我一定好好工作,努力生活,让日子越过越幸福。”

从“穷窝”挪进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合适的就业岗位,脱贫摘帽使广大群众开启了新生活,牢记嘱托、巩固衔接成为了该县的新课题。

在社城镇花卉种植基地,30座温室大棚内,返乡能人郭卫试种的凤仙、小丽花等花卉生机盎然。社城村曾经的贫困户张丁国负责管理其中一个大棚:“过去外出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不仅脱了贫,还学到了种花技术,以后增收致富不发愁了。”

榆社县在持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基础上,加快谋划产业发展促增收。2022年,申报巩固提升项目414个,总投资约4.5亿元,同时加快实施“三个倍增计划”,精心打造“三个超亿元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除关心关注搬迁群众的收入生活外,特困群众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是榆社县委、县政府的心之所系。

“今天早上我从家门口坐上公交车到县城,去了趟超市,买了不少日用品,下午又坐公交车回家,一分钱不花就能到家门口,政府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伴随着落日的余晖,坐在发往郝北镇王宁村免费公交车上的赵成娥老人满脸幸福。

走进文峰敬老院,一群老人正凑在一起聊天、看电视、下象棋、打牌。“住在这里真是不错,到点就能去食堂吃饭,每天的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平时还能和大家一起聊天、下棋、打牌,别提多热闹了,还有护士给我们做中医理疗,真是幸福感满满!”白凉山打着扑克牌,笑意盈满脸庞。

谁能想到,两年前,他还饱受病痛折磨,患有严重的败血病,一度对生活丧失了信心。住进文峰敬老院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心理疏导下,白凉山不仅恢复了身体健康,还顺利走出了心理阴影。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接连不断的新起点。

启动建设县直第三幼儿园;实施新建西街综合改造工程;启动建设县城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打造城乡一体“120快速急救体系”……榆社县不遗余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总投资136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山西阜榆生物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项目落户、建设华北地区最具潜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大县、打造“光伏发电+制氢”的技术领跑基地……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和力量,正在以奔跑的姿态推动榆社县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如今,放眼浊漳河畔,山间涌动着新绿,处处透着勃勃生机,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乡发展日新月异,榆社发展有温度、更有质感,百姓生活有劲头、更有奔头。

文/记者 闫晓媛

通讯员 程煜媛

图/通讯员 陈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