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文旅赋能兴众业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7-08 09:08:10

晋中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立足市场需求和晋中优势,在文旅产品供给、业态创新、品牌建设、消费提振等方面积极发力,强化“+旅游”产业联动,“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业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优化资源到创建品牌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立足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产业统筹规划,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把旅游景区、景点连成线,整合特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晋商文化、红色太行、都市休闲等旅游品牌在全市“一盘棋”发展理念指导下,形成城乡互动、山水相连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做优晋商文化游品牌。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龙头,统筹用好用活平遥、榆次、祁县、太谷、灵石等晋商文化资源, 有效提高了旅游业的竞争力。 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建设以晋商文化为核心的高品位综合旅游产品体系,依托平遥推光漆髹饰技艺、平遥牛肉传统制作、老陈醋酿造等打造“非遗文化展览馆”,依托平遥古城日昇昌等票号打造“特色金融文化街”,依托晋中丰富的古院文化打造“传统特色中国院”,擦亮晋商文化游这一金字招牌。

做强红色太行游品牌。红色文化是我市又一大文化资源,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和观光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的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进一步增强旅游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去年以来,围绕建党百年所推出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树立了自信,广大游客对于了解红色历史、汲取革命精神的需求变得更为强烈,红色旅游热持续升温。

做好都市休闲游品牌。为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近年来,我市建设了越来越多的绿道、社区公园、体育运动场所,市级“五馆一院”、县级“两馆一院”全部建成,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覆盖达标率95%以上,文化设施布局更加合理。2019年2月,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我市“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称号。文化场馆、都市商圈、休闲街区、文创产品等已经嵌入居民日常文化休闲生活,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新常态。

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

2016年2月,我市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是全省首家入选的地级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从此,晋中文化旅游业步入了转型升级快车道。

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使全域旅游不仅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更成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使旅游成为市域经济、县域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创新形态和模式,以“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目标,跳出旅游抓旅游,全面创新发展,把抓旅游同抓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抓民生、抓特色产业培育结合起来,从战略全局谋划、全方位整体推进,使旅游工作从局部工作变为全局工作,从旅游部门抓旅游变成举全市合力抓旅游。2019年,我市成为全省首个旅游人次过亿、旅游总收入跨千亿的地级市。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围绕省委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要求,按照市委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1221”战略举措,着力构建“一核引领、两极提升、三圈互动、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培育晋商文化国际品牌、红色太行国家品牌、都市休闲山西品牌,推出旅游主题产品,推进“线上+线下+体验”整合营销,推动区域协作,实施提质行动,推动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

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新冠疫情发生后对人们的影响,游客的出游动机在逐渐发生变化,以前喜欢去名胜景区观光旅游,而现在不少游客选择到休闲度假地休闲旅游,更多将目光投向传统热门景区以外的旅游景点和活动,对当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进行体验。

游客旅游动机的转变,必然会对以传统观光游为主题的景区产生严重冲击。危中寻机,近年来,我市加大旅游周边产品创新,丰富旅游项目和商品。6月以来,随着气温升高,消夏避暑需求旺盛,水上项目、森林康养、乡村休闲备受游客欢迎。云泉谷推出了漂流套票优惠措施,惊险刺激的水上漂流,让游客在嬉戏玩乐中尽享清凉。乌金山推出“童年回忆”“风车转转转”“童歌唱响”“回忆吹泡泡”等亲子活动,让游客在森林氧吧中享受美好时光。后沟古村的农耕体验、烧烤营地、影视基地让游客清凉避暑。集休闲旅游、科普研学、农耕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张壁采摘园,让游客深度体验乡村生活。

“十四五”期间,我市继续加快培育一批优秀消费场所和项目,创建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特色文旅街区,支持重点园区、基地建设,培育打造龙头骨干企业,促进文化创意、特色美食、工艺美术与文博等传统优势行业创新发展。鼓励各县(区、市)建设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植打造夜间文旅景区。目前,《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山西天美杉杉奥特莱斯休闲街区入选全省首批旅游休闲街区,成为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融入当前消费需求的休闲景区,为游客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去处。

从传统业态到新型业态

5月19日,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平遥成功举办,让我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再一次得到全方位展示。除了经典景区,线路还串联了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文化场馆、绿地公园等。从传统业态到新型业态,我市文旅业创新转型一直没有停步。

初夏,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国家旅游政策的调整,我市旅游市场止住了下滑的趋势,据市文旅局统计数据,我市旅游经济虽然还没有迎来全面复苏和系统回升的局面,但是消费意愿和产业信心回升了。

适应数字化、微旅游的市场需求,我市端午假期推出了一批新项目和新产品,以亲子游和非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8条线路,深度挖掘城市近郊和周边资源,引导市民游客发现“家门口的精彩”,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回应。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业承受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我市科学研判形势,想业界之所想,急业界之所急,先后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尽最大努力帮助旅游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从长期来看,旅游业复苏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旅游复苏进程中,需求变化、动能转化和市场竞争加剧,既蕴藏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数与挑战。当前,旅游市场消费升级与业态创新的诉求非常明显,从美景到美宿、从康养到疗愈、从微旅游到慢生活,等等,都需要适配性的业态对应。

面对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旅游消费新需求,必须走旅游与文化、科技、教育等融合发展的路子。今年以来,我市连续推出春节10条精品旅游线路、冬奥冰雪8条旅游线路、晋中人游晋中11条旅游线路等,有效助推晋中优质文旅资源“走出去”。今年春节期间通过五个系列“中国年”活动,推动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介休绵山等7家省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达43.15万人次,同比增长443.81%,其中平遥古城客流量达34.63万人次,在游客增长的同时,也拓宽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旅游是经济属性强和市场化程度高的支柱产业,当前,大众旅游已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城乡居民对文化需求和旅游消费开始从“有没有”“缺不缺”转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思路和发展方式,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晋中文旅一直在路上。

本报记者 张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