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修善“善治” 山水田园里蹚出幸福路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7-06 17:37:21

修善村三贤馆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入驻修善村电商小镇,搭建直播平台,帮助村民直播带货。

伟大变革

昭馀城边修善村,

自古辈出柔厚心。

忠孝思勤谦和者,

德盈意坚守善成。

世传贤德多喻白,

唤作晴雪入凡尘。

琼花在野香满园,

崇善之心永相承。

一首《善赋》,道尽了祁县城赵镇修善村的淳朴村风、灿烂文化。这里以一湾“善源”教化乡民,以一份“善念”发展产业;这里是三贤故里,也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先进村,荣誉挂满了村“两委”办公室。

走进夏日的修善村,道路开阔整洁,树绿花繁、鸟飞虫鸣,“二十四孝”文化墙上、砖雕“百善”照壁上,红色的“善”字格外醒目,凸显着当地特有的知善、向善、行善的乡村文化。

“修善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已有1700余年的建村历史,也是温序、王允、田善友等历史名人的故乡,是闻名遐迩的三贤故里。”在三贤馆,修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续斌自豪地介绍着。

修善村地处汾河、昌源河、乌马河三河交汇处,“上善若水”,水的性格和特征造就了修善人好学善思、温敦从容、宽容大度、吃苦耐劳等性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善”文化。

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域文化,再加上村里颇有成效的“善治”建设,“红黑榜”上,哪个媳妇孝敬公婆、谁家儿子玩麻将赌博、哪对邻里相处和谐,一目了然。润物无声的“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说善话、办善事、做善人、行善举,在修善村蔚然成风。

村里的好媳妇闫俊青,为年老体弱的公公开小灶做饭,不厌不弃坚持了许多年;在外工作的武继忠为村里小学生捐助1000元奖学金;多位村民自筹资金为村里举办戏曲歌舞晚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干部主动参“战”,交纳特殊党费1.3万元,远在异乡的修善游子272人,通过各种方式为村捐款捐物8万余元……敬老爱幼、淳朴友善、热爱家乡,在修善村成为主流。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依托三贤文化,我们全力打造‘善’文化品牌和教育基地,促进全村旅游发展。”段续斌介绍,著名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两个炊事员——老李和老赵,原型正是祁县城赵镇修善村的复员军人王五牛,其强烈的责任感和家国精神也是修善村“善治”的精神内核。每年4月,梨花盛开之际,修善村都会举行为期一周的中国“善”文化乡村旅游节,以3大主题展区浓缩修善村1000多年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梨文化。连续多年组织老干部、党员、在外的乡贤能人,于正月初五开展座谈会,为修善村的发展共谋思路。

“我见证了修善村的点滴变化,从村容村貌的变化,到村民善心善念的滋长,再到产业文化的兴旺,优秀文化思想精髓穿越时空,融入人心,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城赵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修善村包村干部温丽峰感慨地说。

不再打架斗殴了,没有邻里纠纷了,家庭团结和睦了,村民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把精力花在了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上。

“我种了20亩酥梨、20亩玉米,每年纯收入10万余元,农闲时再去打工、卖梨,还能增加收入,虽然辛苦,但日子有奔头。如今,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家里电器一应俱全,过得不比城里差。”提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村民王世强满脸笑容。

这样的人家,在村里不占少数。这些都得益于“善”文化积极向上的引领,得益于修善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依托5000亩酥梨连片种植,修善村大力发展果园体验产业链,从种植、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强化互动体验、培育产业,投资460万元高标准规划升级酥梨示范园建设;投资2700万元,建设灌溉展示厅、信息中心、小天气预报站、泵站等,可滴管、喷灌,实现现代高效农业灌溉集览。同时,引进梨产品深加工项目,形成了“梨”品牌特色产品示范区,梨产品深加工后,可提高产品价值超过20倍。

此外,修善村充分发挥紧邻汾河的生态优势,加大汾河观赏、泛舟、划艇、垂钓等水上娱乐项目开发,投资200万元集中建设4000余平方米玻璃大棚示范生态观光园,通过大力开展珍禽养殖、花卉种植,举办果蔬采摘亲子游、梨树认亲等活动,农业产业园和智能“种赏游售研”一体化,丰富了乡村生态农旅体验乐趣。

“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电商小镇,把更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吸引回村创业,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同时,围绕‘善’文化体验、剪纸传承、梨主题公园、党建培训等,凝聚发展特色,激活市场活力,持续不断打响‘善’品牌,延伸‘善’影响。”对于未来,段续斌有着清晰的规划。

夜不闭户、拾遗上交、一心致富……“善”文化在这方沃土生根发芽,传承弘扬,一个富裕、文明、生态、幸福的修善村正以遒劲的笔力浓墨重彩地书写着新的未来。

文 / 记者 闫晓媛

图 / 记者 张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