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灵石

打破瓶颈 为幸福“加码”

——灵石县以“一支队伍”破解基层治理“一看三管”难题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5-23 09:57:58

坛镇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为表现优异的生产经营户授流动红旗

执法队队员在农资店检查消防安全

执法队队员进行日常巡查检查

“从现在开始,我就能持证上岗啦!”5月18日上午,在灵石县坛镇乡亮萍门市部,接过坛镇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综合行政执法队三分队队员王月华送上门的《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安全培训合格证》,店主张春平开心地笑了。

从咨询问题到体检,再到拿健康证,仅用一周时间。张春平说:“通过送上门的法治宣讲,我知道了从事食品经营要办健康证;通过扫描贴在门前的二维码(“坛镇乡食品、农资监督服务平台”二维码),咨询了怎么办、去哪办健康证;现在又有专人把健康证送上门。”看着手中的健康证,张春平感动地说:“效率高、效果好,为执法队的零距离服务、便民服务、暖心服务点赞!”

张春平口中的“执法队”,是坛镇乡综合行政执法队的简称。为了优化乡村治理队伍、提升基层治理工作的推动力和保障力,坛镇乡通过建强“三支队伍”(选强配优村“两委”班子、以“3+x”模式整合社会化管理人员,成立由乡长任队长、分管安全的副乡长和派出所所长任副队长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进“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齐头并进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强化对村干部、村级社会化管理人员的考评考核),构建了机制更活、权责更明、布局更优、服务更好、队伍更强的农村治理新格局。

灵石兴坛专业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关海明是当地的种粮大户,种植了500亩玉米。往年,他购买化肥种子要去周边县市。他说:“以前本地农资市场管理无序,感觉化肥种子的质量没保证,买了提心吊胆,生怕影响收成。”

规范市场秩序,是执法队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坛镇乡从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农资安全入手,全面推动“食品、农资放心乡镇”建设,通过法治宣传到店、承诺制度上墙、网格监管到人等举措,有力地整饬了食品、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市场规范了,群众放心了。今年,关海明500亩玉米地里用的种子、化肥,全部出自本地农资商店。他说:“家门口就有,以后不用往远跑了。质量有保障,我也放心了。”

“全乡3家农资店销量都有增加。玉米种子去年销售1.46万亩,今年达到1.97万亩,其中外销4200亩。化肥也从去年的461吨提高到今年的555吨。”坛镇乡党委书记景龙生介绍。

“市场更加规范有序了、环境更加整洁卫生了、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了,我们的幸福感更强了!”采访中,基层群众这样形容灵石县基层治理工作成效。

“一看三管”,是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瓶颈。灵石县贯彻落实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要求,探索依托乡镇综合执法队,以改革举措破解乡镇执法队伍建设“一看三管”难题”。

组建由乡(镇)长任队长的综合行政执法队,是改变从以往多头治理到“一龙管水”的有效举措。由执法队统一管理市场监管、国土、林业、环保、公安、交通运输等站所工作人员,通过实施“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工作机制,为192个行政村配备297名网格员、1775名村级社会化管理人员,有力地延伸了服务触角,破解了县直部门“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

厘清权责边界,是灵石县破解基层执法“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重要抓手。该县通过“乡镇选、部门核、司法审”三个步骤,分批次、差异化向乡镇开展服务延伸,首批“55+18”个行政执法事项服务延伸至乡镇。此外,针对涉及多个乡镇的案件,形成了“县乡联动、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改革过渡期”、组建法律服务团队、建立执法事项咨询专家库等举措,破解短期之内“管不好”的难题,强化配套保障破解规范运行“长效管”等难题。

“一管到底”执法机制,夯实了灵石县基层治理的基础。“通过有序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优化升级和治理能力提升,确保全县大局持续稳定、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灵石县委书记韩军表示,将以有力、高效的基层治理,助推灵石为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做出新业绩。

文 / 记者 张莉芬 图 / 通讯员 张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