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山河岁月时光慢 千古风流平遥城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5-18 09:47:02

平遥古城墙

“一段历史造就一座古城,一座古城记录一段历史。

走过2800多年风霜雨雪,拥有纵横交错100多条大街小巷、20余座古寺庙、4000幢古民居的平遥古城,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目前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它是夹峙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的一座城市,历史风貌和现代生活清晰重叠、完美融合,赋予古城以新的生命。

2022年虎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平遥古城,在这座“活着”的古城中触摸历史、寻访传统,传递出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2022年“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我们迎来平遥古城的又一次华彩亮相。

来!看数千年岁月侵蚀下,斑驳的城墙街巷、古朴的民居庙宇里留驻的明清繁华、璀璨文化。

来!看现代生活的浸染下,千年古城的容颜,如何在烟火气息的熏陶下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这是属于我们的平遥古城,这是属于我们的千年文明。

千年“龟城”今犹在

“神龟”驻城,安泰永固。

“城似神龟,街如龟纹,瓮走六门庙存,环巡四面土夯。三千垛口连孔圣,七二敌楼是儒良。马道铺石砖裹土,驻守城忠魂兵将。左城隍、右衙署,东文西武,前观后寺,儒释佛教,尽蕴其火香;礼制文运,其貌显扬……” 在王文清的《平遥赋》中,千年古城的形貌跃然纸上。

从2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平遥古城的格局和形貌处处留存着历史的印记。

古人以龟建城,赋予吉祥、安康、坚强、永固的象征意义。古人从风水学的角度出发,将平遥古城设计为“龟城”的形状与格局,意在期望平遥古城坚固长寿、平遥百姓世代吉祥。

从高空俯瞰古城,只见一只巨大的“神龟”趴伏于地。六座城门形似龟的头尾四肢,其中,南门为龟首,城外两眼井为龟眼;北门是龟尾;上、下、东、西四门为龟的四肢。南街是龟的脊梁,南北大街错落呈现“S”形曲线。

平遥古城的格局设计别具匠心。古城南边是柳根河,南城墙沿河蜿蜒而筑。设计者将南城门置于城墙东南,北门瓮城西北角设计为钝角,并呈卷曲状,使“神龟”的四肢弯曲呈爬行状。望着近在眼前的柳根河,“神龟”头朝东摇、尾向西摆,形态活灵活现。为了不让“神龟”溜走,带走当地的如意风水,古人在下东门外修建关城,把“神龟”因挣脱拉直的一只脚(下东门)死死套住,又用绳索系在城东12华里的麓台塔上。平遥古城的东西四座瓮城里外门皆呈90度,唯下东门是直线,借此象征“神龟”向前爬行,4大街、8小街,72条蚰蜒巷,犹如龟背纹图,构成城内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通行网络,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座城墙,分隔古今。气势恢宏的古城墙,环抱着历经千年岁月的平遥古城。72座敌楼、3000个垛口,向内守护着一段恍若静止的历史,向外眺望着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明清古韵意悠悠

走进平遥古城,犹如穿越时光隧道,进入明清画卷中。青砖灰瓦、老屋古巷,无一不透着千年岁月积淀的沉稳与古朴。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明朝初年,为抵御外族侵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如今的平遥古城,保持的就是当时的格局。之后,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清康熙四十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修筑四面大城楼,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有历经风霜的古城墙,周长6.4公里、高约12米,恢弘霸气,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据传,城墙四角的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按孔子有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设计。

平遥,有全寺没有一个钉子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建于公元10世纪五代时期,是中国排名第三的古老木结构建筑。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平遥,有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的双林寺。寺内10余座大殿内存有公元13世纪至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

古民居,是呈现平遥古城历史风貌的主要载体。古城内的重点民居建于公元1840年至1911年之间,现存3797处二至四进式四合院分布在大街小巷,与古街道、古建筑、古铺面相映生辉,展现出浓厚的明清风格和地方特色。它们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进城的石板路上,至今留着深深的车辙印,这是滚滚历史车轮留下的痕迹。抚过古城斑驳的城墙、静默的砖瓦,仿佛触摸着历史的脉搏,也唤醒那些烙印在我们心灵最深处的记忆。

“活着”的文化遗产

一座平遥城,千年文化史。平遥古城留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传承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票号文化是平遥古城最闪耀的文化符号。鼎盛时期,全国共计51家票号,山西有43家,平遥有22家。日昇昌票号位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繁华地段,是中国票号的始祖,也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到歇业,日昇昌票号历经100余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

如今,日昇昌票号化身中国票号博物馆迎接八方来客,不仅是平遥古城客流量最大的景点之一,也是晋商文化、晋商精神的学习基地,每年有上百万中外游客从这里一窥500年前晋商的辉煌。中国票号博物馆内存有山西票号最系统的各类遗存,包括密押、账本、地下金库等。1500余件票证资料、实物器件等藏品,完整展示了山西票号的发展史及其蕴含的晋商文化精髓。

平遥古城是中国礼制文化的缩影。在古代,城市等级和规模标准由国家典章制度的礼制规定,国都城方九里,州郡府城方约五至七里,县城城方三里。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缩影。县衙坐北朝南、轴对称布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县衙。古城严格按照古代礼制和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布局程式修建。城中心为市楼,南大街为中轴线,形成“左城隍、右县衙、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对称布局,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规划有序,颇有《周礼》“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礼序遗风。古民居的建造形制严格恪守儒家礼制规范,在行制上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文化精髓,广泛运用的“三雕”涵盖儒家传统思想与伦理观念,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历史价值、民俗价值和艺术价值。

市井民俗文化,是平遥古城的重要构成部分。下西门大街小巷有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坊、店铺。南大街聚合了平遥古城商业街的精华,票号、钱庄、杂货铺、药材铺等涉及百行百业。

庙会文化是市井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保存完整的城隍庙(内有戏楼和财神庙)及对面的文庙、学堂和书院,是平遥古城庙会文化的载体。

现在,在保护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的平遥古城里,1万多居民与古朴的城墙、街道、店铺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平遥纱阁戏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处一城。他们承载并延续着祖辈的手工技艺和生活记忆,让平遥成为一座有温度、有活力的古城。

这是一座不朽的古城,一座文化璀璨的古城,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

推光漆的“新生”

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漆与艺的结合成就了一道古朴雅致、细腻滑润、流光溢彩的风景。在各方力量的加持下,千年推光漆器迎来产业巨变,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在保护与发展、传承和创新中焕发“新生”。

“明清两代,随着晋商实力的增强,平遥推光漆器远销俄罗斯、东南亚一带。”85岁的薛生金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据他介绍,平遥推光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始于唐开元年间,盛于明清,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推光漆之所以名贵,在于漆和艺的完美结合。漆是天然大漆,艺是匠心技艺。推光漆工艺形式丰富、工序繁琐复杂,传统工艺有描金彩绘、雕刻镶嵌、堆鼓罩漆等,每项工艺包括木胎、刮灰、漆工、画工和镶嵌五道大工序,全靠手工完成。

技艺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的潜心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推介。举办漆文化艺术节、漆艺创意作品大赛、漆艺精品展;支持老艺人创业发展,组织年轻艺人创业培训;与高校联合设立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漆艺后备人才;扶持唐都漆器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如今,平遥推光漆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已由传统老工艺发展成为极具前景的新兴产业。

“总书记的考察调研,更坚定了我们将非遗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信心。”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为推光漆的保护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平遥县非遗中心主任霍文忠表示,“在多方努力下,平遥推光漆必将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招鲜”煮出“老味道”

切块刀法、时间掌控、水温高低、急火温火,各道工序按要求严格把控;卤前腌肉、老汤煮肉、急火沸煮、慢火温炖、熄火焖——每个环节严格掌握时机和火候。

一锅牛肉、五道工序、240个小时烹调,只为煮出一锅原汁原味的平遥“老味道”。

风味独特、久负盛名的平遥牛肉源于西汉,盛于明清,其时远销亚洲各国。清道光年间,平遥“兴盛雷”加工出的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醇香可口,当时就有“不见其物、便闻其香”的美誉。

如今,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将这锅“老味道”从平遥销往全国。近7亿元的年销售额,靠的是对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靠的是对“老味道”持之以恒的追求。

“学手艺不能急,要磨性子、打基础,做食品更要扎实、讲诚信。”冠云平遥牛肉的技术“掌门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始终记得当年老师傅传艺时反复强调的敬业精神和诚信传统。而这,也是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能将牛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

保证平遥牛肉独有的“老味道”,是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不变的追求。从传承古制、精益求精,到适应现代化加工设备,通过对加工车间的微波解冻器、盐水配置机、夹层锅等设备进行改造,成功实现从蒸煮锅到蒸汽锅、从手工腌制到盐水注射器、从手工浸泡到机械化浸泡的“升级”;通过对切块刀法、急火温火、老汤封顶等技艺的继承与创新,实现老手艺与现代化生产流程的完美“嫁接”;通过对产品的全新升级,在原味基础上创新出麻辣、五香等多种口味的“扩容”。

“倍受市场欢迎的‘复古麻袋装平遥牛肉’,就是公司自产自宰,在质量把控、产品创新等方面全新升级的产品”,王天明介绍,未来,公司将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不断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延伸产业链、拓展市场空间,做大做强老字号品牌,助推平遥牛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 张莉芬 图/记者 曹伟 程婧 张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