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2022晋中市“两会”>工作报告

关于晋中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年2月25日在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3-23 09:05:09

晋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冯耀黎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晋中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六新”突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四届人大第八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十四五”取得良好开局。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43.4亿元,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6.3亿元,同比下降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3.1亿元,同比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1.1亿元,同比增长1.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9189元,同比增长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8元,同比增长9.6%;进出口总额完成33.9亿元,同比增长69.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五项约束性指标预计完成目标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七个特点:一是创新体系持续完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二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产业转型基础夯实;三是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两区建设取得实效;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动力显著提高;五是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六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七是扎实筑牢民生底线,群众福祉得到保障。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经济总量大幅跨越,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新增量374.6亿元,是“十三五”期间5年总增量的80%。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主要矛盾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区位、科教、资源等优势转化不充分,传统产业企业主体升级改造内生动力不强,新兴产业体量不大、链条不长,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大项目仍然欠缺,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感受与预期仍有落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民生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安全生产基础仍需加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等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我市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之年。做好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率先打造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机遇,按照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目标和“1221”战略举措,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坚决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指标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7.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约束性指标要按国家和省要求全面完成。

三、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2022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字当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清洁高效利用,加快7座煤矿复产、2座建设矿井投产,支持7座煤矿核增产能,煤炭年产量力争达到1.12亿吨;建设15个综采智能化和130个掘进智能化工作面。打造优势品牌,扩大祁县玻璃、太谷玛钢等品牌效应。

推动八大新兴产业集群成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推动年产5万台的吉利G3甲醇增程式重卡项目落地。突出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个整车产品线,放大汽车产业集群1:10的带动效应,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经纬纺机、太重榆液为龙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崛起。现代煤化工产业重点支持福马针状焦、灵石丁腈手套、榆社阜榆化工等项目。新材料产业努力构建“煤焦油—负极材料—电池—储能—回收利用”碳基循环产业链。现代食品产业以北方和海玉两大功能食品园为引领,推动平遥牛肉、梁汾醋业等骨干企业再上新台阶。现代物流以成丰货运、中通电商快递产业园为示范,以寿阳新能源物流平台等建设为契机,放大集群效应。现代医药产业以广誉远、天生等为牵引,擦亮晋中医药产业品牌。信创(光伏电池及组件)产业深入研究激活“原料硅砂岩—多晶硅—光伏玻璃—电池组件”全场景运用产业链。

突出特色产业引招商。依托现有的品牌、产业、技术以及市场的基础,做优纺机、液压、玛钢铸造等特色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特色产业生态链。

加快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继续开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充分发挥临空临铁经济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推进山西农谷智慧冷链物流园、山西交通物流园、嘉源谷国际贸易港等项目建设。培育100户限上服务业企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放大奥莱、万达、印象城等品牌商圈影响力,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

争创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介休绵山旅游客运“超市”。鼓励平遥电影宫、晋华1919、祁县红海玻璃等园区,培育一批中小微文创企业,发展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创意设计等业态。

(二)以一体化发展为牵引,统筹推进区域战略协同

推动太原晋中一体化快速发展。重点推进武宿机场改扩建配套、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等项目。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推动“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嘉年华活动落地,打造太榆一体消费圈。推动两市公交线路优化、频次加密,推动企业登记注册、涉税办理等高频事项一网通办、跨市通办。

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建设,严格落实“四水四定”,重点推进汾河中游“1+6”千里水系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晋中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加大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在产业发展互融互促。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抓好市城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全市改造老旧小区251个。新建和改造燃气管网52公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构建科学防水排涝系统,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30公里。实施“六化一提升”工程,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全力打造“智创谷”新优势

全力打造山西“智创谷”。全面统筹“智创谷”的功能布局、设施建设及交通衔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为校企协作创新服务,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举办各类会展扩大“智创谷”的影响力。先行开展道路交通、城市生态等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150亿元。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鼓励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合作,力争新认定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平台5家以上。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重点方向,推出2项以上“揭榜挂帅”项目。

强化人才招引培育。围绕17万本科生、2.4万名研究生,制定引才留才政策,实施“四才计划”。拿出1000亩土地,为驻地省属高校和医疗机构配建高品质人才住房。

(四)加快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全方位推进农高区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提质建设占地1000亩的中试基地,实现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中试推广。围绕有机旱作的功能农业,实现藜麦、钙果全国推广各100万亩、富硒小米全省推广10万亩。功能食品加工集聚区力争年产值突破150亿元。

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从市县乡三个层面构建“48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发展矩阵。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4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320亿元以上。再建2万亩的2个国外先进旱作农业机械集成示范区,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旱作节水良种普及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完善农村路网,高质量建设300公里“四好农村路”。再建5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五)立足开发区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突出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全市开发区要在实施好总投资5289亿元的1225个重点项目基础上,继续谋划充实,确保年度工业投资增速达到20%以上。吉利汽车力争实现产值130亿元。

开展全方位专业化招商引资。再建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完善基础配套,保障企业落地开工、拎包入住。招商引资签约额要超千亿,项目开工率要达到55%,新开工项目投资额达到300亿元以上,落地转型项目占比90%以上。

(六)持续扩内需挖潜力,三驾马车助推经济增长

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十四五”期间项目储备,动态充实2万亿元项目投资储备库。加强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加快昔榆高速、国道307线阳泉坡头至榆次段、国道339线昔阳县城过境段改线等7条国省干线建设。

深入挖掘消费潜力。积极壮大平台经济,培育商贸流通企业达到240户,指导达限企业入统。依托山西会馆的500个古院落,建成明清特色美食村。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持续加强外贸主体建设,重点对基础薄弱的昔阳、左权、寿阳、灵石等县,开展外贸“破零”巩固提升。灵石东方新希望铝矾土实现自营进口,介休安泰集团恢复铁矿砂进口。力争全年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超180列。

(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强化项目政策支持。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府资金支持领域,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资金,提升专项债额度占全省的比重。用好各类金融资金,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对照“三无”“三可”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1+4”集成、一体化推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加大向开发区赋权力度,全面实现“区内事区内办”。

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工程。加快完善我市市场主体倍增系列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力争今年市场主体增长20%,达到40万户。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0家以上,“专精特新”达到152户以上,“小巨人”企业达到23户以上。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坚持能源革命纵深推进。加快推进煤矿智能绿色发展和“5G+智慧矿山”建设,开展煤矿矸石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试点示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形成“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格局。开展介休、灵石、寿阳分布式屋顶光伏国家试点工作,全市新能源电力装机达到400万千瓦以上。推动煤成气增储上产,年抽采量达到6.6亿立方米以上。加快建设省级电动车基地、国家级甲醇汽车和燃料电池试点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山西美锦氢燃料电池及商用车零部件项目建设。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用于新兴产业发展,出让“标准地”3000亩以上。做优做强做大市国投、公投、托管三个平台公司;发挥国投公司投融资平台作用,推动全市重点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

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持续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地方金融风险。

(九)坚决锚定“双碳”目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碳达峰晋中行动。落实“双碳”目标,全面推进能耗双控十大行动,确保省下达目标完成。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实施“风光倍增工程”,推进昔阳、和顺风光储能一体化发电基地及左权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抓好生态修复治理。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年新造林46万亩,林木绿化率增长一个以上百分点,完成草原修复8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3万亩。实施黄河流域第二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3525亩。在左权、榆社等地开展生态示范县创建。

持续开展铁腕治污。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冬奥、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实现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覆盖,解决沿河村庄污水直排问题。加强土壤环境高风险企业和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管控,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工业固废堆场环境监管。

(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努力提高人民幸福感

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时刻保持应急响应体系高效灵敏运行,巩固来之不易防控成果。

加快健康晋中建设。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和“三医联动”改革。推进重点学科和专科联盟建设,积极争取省级对市、县两级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支持项目。支持省肿瘤医院新院区建成国家级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山医大二院南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晋中院区建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每个县(区、市)开展示范中医馆建设,全面完成行政村卫生室建设提档升级。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精准性,确保培训高素质农民2.2万人。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打造2个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力争1个县进入全国首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优化“智创谷”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启动市城区7个市本级教育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与山西师大、太原师院高标准共建2所附校,增加中小学学位10260个。启动新高考改革。加快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每个县(区、市)重点办好一所中职学校。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及时将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纳入参保范围。积极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落实退休待遇调整机制,确保社会保险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促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新形势,不断满足我市“一老一小”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提升110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深化文化惠民系列活动。

繁荣提升体育事业。积极备战参战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柔力球品牌赛事,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加快推动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推进健身步道建设。启动和顺、昔阳、榆社、祁县、左权体育公园建设,依托山西电子竞技产业基地,发展“电竞+”新业态,打造华北电竞产业发展综合功能板块。

坚持不懈抓好各类安全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坚决打击私挖盗采等非法行为。统筹推进建筑施工、燃气、消防、特种设备、文化旅游、城镇污水处理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科学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害。

同时,要积极推进妇女儿童、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红十字、援疆、老龄、助残、慈善等社会事业,支持国防建设,加强双拥工作,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凝心聚力,稳中求进,克难攻坚,勇于创新,以新作为新成效推动新发展,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加高效的工作水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