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介休

介休窑瓷器:

瓷瓶罐碗间演绎千年烧造史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3-16 09:17:34

    说起瓷器,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景德镇。对瓷器有一些研究的,能够说出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其实,在我们晋中介休,就有一处与五大名窑几乎是同时期的古瓷窑,即介休窑。

始烧于北宋初期的介休窑是民间窑厂,最初窑址位于介休洪山镇洪山村,在金代迁至介休城中,窑火千年不灭。介休窑对研究山西陶瓷的起源、发展、传承、兴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燃烧千年至今不灭的窑火更是弥足珍贵。如今,在烧造匠人的传承与坚守下,介休窑瓷器已复烧,珍贵的瓷器文化得以延续。

博物馆里有“乾坤”

 

白釉玉壶春瓶

中国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东汉时期的青釉瓷、黑瓷,隋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白瓷,之后跨越唐朝“南青、北白、唐三彩”高度,在宋代展现出全盛的局面。

从早期的黏土陶到唐宋炻器,历经唐、宋、辽、金,山西本地制瓷业窑口遍及晋中、晋南、雁北、晋东南各地。从南到北,介休窑、平阳窑、霍州窑、河津窑、平定窑、浑源窑、怀仁窑等诸窑次第绽放,有文献记载的山西就有30多个县烧过瓷器。山西作为宋元时期北方重要的瓷器产地,当时,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在工艺和审美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其产品朴实粗犷,独具风韵,尤其以介休窑的白瓷最为精美,一度形成了以黄河为界的“南青北白”局面。介休洪山窑便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之一。

介休洪山窑品类齐全,在器物式样和烧造技法上,对周围地区窑场影响较大。洪山窑历经宋、金、元、明、清,是北方地区一处历史悠久的古瓷窑场,是山西陶瓷文化的最高中心遗址。2006年,介休洪山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介休市博物馆,以洪山窑为代表的介休窑瓷器作为单独的内容,有一个专门的展厅。据博物馆副馆长段青兰介绍,展厅设置一处小型窑址场景,大大小小的匣钵里散落着一些瓷器残片,这些残片反映出洪山窑的工艺。洪山窑产品品种丰富,有粗白瓷、细白瓷及黑、黄、紫、青釉瓷等;器型有碗、盘、瓶、盆、奁、洗盏、灯、香薰、枕及人物、动物、花片、花球、珠子等;装饰技法有印花、剔划花、黑画花、柿黄画花、嵌色及镂孔、油滴、兔毫等。其中,细胎白瓷为最,可能与源泉水有关。

洪山窑的白瓷,白度、透光度、吸水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白瓷,它的图案、造型设计非常精美。在介休市博物馆,这些珍贵的实物资料历经千年前的窑火淬炼,沉淀出千年后的淡然从容,于无声处展现着那个时代的大雅与大美。

玉壶春瓶是洪山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从它的釉色、胎质、釉与胎的结合上来看,非常美观,体现出宋代的极简主义。没有华丽的外表,釉色纯净莹润,撇口、细颈、垂腹、圈足,是中国陶瓷器型中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一。

千年窑火出洪山

黑釉铁锈花斑玉壶春瓶

或温润如玉,或挥洒写意,古时洪山人、洪山泉是怎么烧造出这么大美的瓷器呢?这得从我国的历史说起。

北宋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城市繁荣、市政兴起、商品经济勃兴,民间富庶起来,人们便萌生了对美的追求,不管是日用还是审美,整个社会对瓷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瓷器烧造业由此诞生,并在北宋时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便是介休窑得以诞生的“天时”。

再说“地利”。历史上的介休,地处太原、河东、西河三郡的交界地区,是沟通三晋南北及汾州至陕北交通的枢纽,有丰富的水源和森林煤炭资源,农业、手工业相当发达,商业经济也十分繁荣,是山西境内较为富庶的地区。位于介休城东南10公里处的洪山村,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村,这里以几千年汩汩不绝的洪山泉而闻名天下。海拔900多米的洪山,古称狐岐山,是绵山向东延伸的一条支脉。山虽不高,水却曾多。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这样记载:“胜水出于狐岐山,东流入汾。”这胜水就是洪山泉,当地人以凤鸟鸑(yuè)鷟 (zhuó) 命名,并建源神庙祭祀。介休陶瓷业的兴起,正是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素。

洪山泉是介休人的生命之泉,滋润了介休几万亩土地,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作为泉水发源地的洪山及周边村落,自古以来就发展起众多与水密切相关的产业,如制香业、造纸业和瓷器业。在介休民间歌谣“数村村”中有:“洪山的柏香和磁(瓷)器,国内国外也有名。”清嘉庆版《介休县志》卷四“物产”项中记载:“北乡芦苇,西南煤炭,辛武盐场,义棠铁器,洪山磁(瓷)器,一邑之利溥矣”,“杂产”项中亦有“磁(瓷)器,出石屯、磨沟、洪山等村;香,出洪山”等记录。

介休窑以介休洪山镇洪山村古窑址为中心,东西约250米,南北100米,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山西乃至北方地区较为有名的一处窑场。其始烧于北宋初年,历经金、元、明、清,产品风格粗犷、格调朴拙、自然新颖、乡土气息浓郁,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

以前建造瓷窑,一般都是依山傍水,洪山窑也不例外。洪山窑遗址处有一条沟叫喊车沟,喊车沟左右两边的台地,就是整个瓷窑遗存聚集处。喊车沟便是烧造陶瓷时取水之地。洪山窑窑址以喊车沟为中心,周围依地势分布有众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钵堆积层。窑址中心范围主要遗迹有宋、金、元、明、清时期烧瓷残片及少数成型器物遗存。介休窑早期以烧造白瓷为主,而后各种品相相继出现,从现存情况看,喊车沟时代较早,琉璃窑在金以后,采皮沟为元代窑口。洪山窑白瓷有粗细之分,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从目前资料显示,洪山窑的白瓷烧造在宋金时期的山西地区具有最高水平。在烧制素白釉瓷器的基础上,率先进入白釉印花器的烧制,器型工整,纹饰精美,极富艺术性,达到瓷器发展史上的高峰。

洪山窑历尽千年沧桑保存至今,有丰厚的古陶瓷历史文化积淀,它虽在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等方面逊于定窑,但其高度的吸水率、透光度、白度,以及独特的器物式样和烧造技法,对周围地区的一些窑场曾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洪山窑当年的生产盛况,源神庙里古老的石碑和碑记最有说服力。源神庙碑记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对狐岐山和鸑鷟泉极尽赞叹。有学者考证,这是全国现存和陶瓷产业相关的三块石碑中最为古老的一块。其中两点一直被引为当年洪山瓷窑盛况的佐证。第一,是立碑人中有“瓷窑税务任韬”“前瓷窑税务武忠”的名字,说明这里曾专设瓷窑税务机关;第二是一段读来朗朗上口的颂文:“丹灶炊频、洙风扇炪、高士云集、兴舡频届、陶剪翠殊、名彰万载。”

瓷器生产曾一度是洪山最重要的产业。洪山的瓷器生产历经千余年而薪火不息,时至今日,洪山瓷器仍然是介休的著名品牌。洪山瓷器之所以能够千年传承不辍,正是因为这里水源充足、煤炭资源丰富,并且盛产烧制陶瓷用的坩泥,这些不仅为制瓷降低了成本,还为大规模生产和技术改进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源神庙碑载:“诗仙道伯,玩水看山;钓叟樵翁,寻溪绕涧”“高士云集,兴舡频届”。碑文所记述的洪山山清水秀、诗情画意般山光水色,水路交通四通八达,这一条件为瓷器的外运提供了便利。这一点在瓷器装饰题材中也有所体现,如鲤鱼、荷花、水波、孩童荡船等图案,可能正是洪山当年地理环境的真实反映。当然,经过千年风雨沧桑、地质变迁,洪山今天的地貌情况与千余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遥想当年洪山瓷窑鼎盛,喊车沟前车水马龙,这里日夜停靠着无数运输材料货物的车辆船舶,前方高声一喊,后面车辆立刻前去装货,那是何等盛况!

《源神碑记》有“瓷窑税务任韬”“前瓷窑税务武忠”的记载,也说明北宋时期洪山窑烧瓷已很兴旺,窑场规模和瓷器产量都很大,这一点从遗址堆积层中包含的大量匣钵遗存也可得到印证。瓷器的大量生产、销售为官府提供了可靠的税源,所以官府才会专门在此设立税官征收瓷器税。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同义合碗窑行公议规条碑记》记载,旧日从事该行业的共17家,民国5年新添两家,共19家。即使现在在洪山,仍能见到当地农户用粗瓷堆砌的院墙,可见当地造瓷传统之久远。

窑场开到 老城内

为白地褐花元宝枕

金代的介休老城窑场,并不能从相对平坦的城内得到原材料和燃料,应当是使用了周围山区的坩土和煤炭,但在市场行销上却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从介休老城窑场的堆积和大量出土物观察,这里的生产规模较大,产量也较高。主要生产白瓷、黑瓷两大类产品,白瓷以施化妆土类产品为主,装饰手法有印花、黑画花、刻划等,器形多样,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所有日用器形。细白瓷的生产相对薄弱,远不如早期的洪山窑场细致,品类也较少。介休老城窑场的瓷枕生产十分发达且风格独特,都施化妆土,釉水多白中泛黄,胎色黄白,或因烧成气氛的原因,有的泛灰。为避免烧造过程中发生爆裂,瓷枕在烧造时需留有气孔。介休老城窑场瓷枕的气孔几乎都设在左下侧近底处,正如枕面两侧抹釉一样,是鉴别其烧造窑场的一个重要特征。

出身陶瓷世家的介休古陶瓷研究者李建国介绍说,长期以来,介休窑可谓是“锁在深闺人不识”,直到20世纪50年代,山西博物馆文物研究专家吴连成路过时,看到这个文化堆积层中显露出的一些烧造陶瓷的残次品,才大概确定了瓷窑遗址的范围。随后,《文物参考资料》对介休洪山窑作了简单报道,逐步引起陶瓷界和文物界的注意。

1977年5月,编写《中国陶瓷史》的专家曾赴介休进行实地调查。在2004年以前,由于介休老城窑场尚未发现,学术界和社会人士所认识的介休窑均指洪山窑。由于整个瓷窑遗址的核心区域不允许主动发掘,现在能看到的这一块,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自然水土流失后显露了出来。目前对该窑址的认识仅限于资料调查和比对阶段。

2004年,介休老城南街在旧城改造工程中发现了古瓷窑遗址,经研究考证确定为金代遗存。此窑址的发现为陶瓷界多年来众多不明窑口瓷器的产地问题找到了归属,对宋金时期北方陶瓷生产、工艺、发展、演变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资料。2004年介休老城发现的金代窑址遗物与洪山窑所谓“宋金”之物截然不同。发现之初,在没有完全理解的状态下,曾以洪山为参照,将城内南街所发现的遗物界定为元代。2010年以后,在确认洪山为北宋而非宋金遗存后,城内的金代遗存得到进一步认识,这样解决了介休周边一带墓葬出土的大量瓷器的产地问题,通过系统研究得到了对介休窑相对完整的认识。

瓷器工艺之特色

介休窑映照千年的窑火,是先民在天地间写下的“诗篇”,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反复咀嚼。

介休洪山窑烧造北宋时期的一只碗,从器型上便能看到它的线条之美。这只碗看似很简单,没有太多的花纹,里面却有它的精粹——起筋。起筋是反金银器的一种做法,是支撑整个器物的经脉。

从碗上可以看到它的线条很美、很简单,有的里面有印花,还有的里面是刻花。艺术的表现手法是用最简略的方法,表达最高境界的艺术,表现最美的意境,这是艺术表现里最复杂、最难的一种境界。

每个窑场想要立足,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介休窑瓷器当中使用的一些纹饰,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比如说,介休窑瓷器有一些画花的褐色花纹、四黄彩的这种手法,就是一些复古元素。

这种技艺最早在唐代晚期的湖南长沙窑和陕西耀州窑中出现,到北宋的时候还在使用,而且还改变了它的一种表达手法,体现出古代匠人的高超烧造技艺。

介休窑瓷器当中有一种牡丹童子的题材,这是一个大时代的共性技艺。但是介休窑瓷器中,所有童子的脖子上都有珠链,当时景德镇的胡天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北的定窑等,烧造的作品中,很多纹饰都有童子牡丹,但是却没有珠链,这是介休窑瓷器的一大特色。另外,在介休市博物馆收藏的瓷片中,由黄釉烧制成的婴戏荡船纹瓷品,瓷品里面有个童子驾着一艘船,是洪山窑独有的技艺。

介休市博物馆收藏的宋金时期介休窑藏品,时代地域特色鲜明,均为三级文物。其中,宋白釉腰圆刻花瓷枕前高7厘米,后高10厘米,长23厘米,腰圆形,器形略扁,前低后高,略出沿,枕面阴勾单线边栏,内部剔刻折枝牡丹纹,布局疏朗大方,剔地部分露出化妆土,白中泛灰,和周围的白色相映成趣。枕面两侧有抹釉痕,枕身拉坯成形,有瓦楞纹。黄白胎,釉不及底,釉水稀薄,有细小开片并脱釉现象。气孔在枕后。宋白釉行炉高57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4.7厘米,通体施白釉,上部为圆形宽平口沿,中为圆形直腹,下为喇叭形长足,造型修长雅致,釉水莹润匀净。金白底黑花瓷盒高4.7厘米,盖径11.7厘米,底径5.6厘米,盖身分区,上者盒盖,平顶微凸,方折肩,直口,方唇。下者盒身,子口内敛,矮圈足,黄白胎,除足底心外,其余通体施化妆土,盖顶绘黑花缠枝花卉纹饰,再罩以透明釉,口沿部不施釉,制作规整。

烧造技艺 得传承

介休窑的瓷器不仅仅是过去式,还是进行时。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匠人的坚守下,洪山瓷器得以复烧,介休瓷器的历史名片得以延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洪山瓷器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手口相传的高超技艺,赢得了薄如纸、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的口碑,而洪山人却如这隐于山石间的古窑址一般,不喜张扬喧闹、不善人为炒作,留在这里的匠人还在默默坚守、代代传承。李建国一家便是其中代表。

新中国成立前李家就有自己的陶瓷作坊,几经离乱后,有幸留存下来的几件器物,沉静拙朴,不喧哗,自有声。

李建国年届90的老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洪山国有陶瓷厂的第一批技术员,他把一身本领都传授给了李建国,李建国又带着大学毕业的儿子致力于介休古陶瓷的复烧研究工作,他研究复烧的很多仿古陶瓷制品,不仅保留了介休洪山窑的独特气质,还不断推陈出新。

李建国介绍,介休窑瓷器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那时候工艺最好,后期研究恢复的过程都是以宋元时期的瓷器为标准去研究。但毕竟时移世易,当时很多条件都不存在了,技艺恢复起来比较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直在找标本,走访专家,学习古陶瓷鉴赏技艺,参考众多史料再结合五代家传,足足用了30年时间,才形成现在的成果。目前,介休窑所能展现特色的品种、技艺都已恢复,并且达到了一流水准。

古陶瓷复烧是一个系统工程,复烧的过程中离不开专家的指点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介休市文旅局一直在关注介休窑这张历史名片,在政策上给予更多倾斜,提供人才支撑和交流平台,并推广陶瓷文化,在博物馆展示、寻访老艺人等方面,培养他们回归到对陶瓷艺术的追求。

多少古瓷窑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仅留下些许痕迹,供后人凭吊,介休窑却能窑火千年不灭,除了能工巧匠的坚守之外,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

对此,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与当地人的品质有很大关系,介休人老实、憨厚,祖上会做生意,还有一股倔劲,认准一件事情能干,就会一直干下去。这也是介休窑火能千年燃烧的原因之一。

虽然表面上看的是陶瓷,但实际看的是一种文化的延续、精神的沉淀,因此从陶瓷千年古窑址的不变、炉火的传承,能够看到介休人的追求,晋中人的追求,晋商文化的包容大气、兼收并蓄、忍辱负重、一脉相承。

瓷器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作为一种技艺、一种美的象征,它的复烧、传承、研究,是今后很长时间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复烧之路任重道远。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让精美的瓷器世代流传,繁杂的烧造技艺在当今发扬光大,想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本期内容由闫淑娟根据晋中电视台《晋中宝藏》栏目内容及史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