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2-26 03:23:17
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如何增强“两区”主引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转型?就此话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谈心声、共谋发展。
话题:
服务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人大代表李明:启动智创谷规划建设,打造山西版“中关村”,对置身数字时代的晋中来说,是百年难遇的发展机会,也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增强“两区”主引擎,要坚持把服务业作为兴市之源。引进更多更好的互联网和数字先进技术企业,甚至中国龙头企业、示范项目,多领域探索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应用场景,这些都将高效助推民生、商业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创造,有效弥补晋中服务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短板。
在智创谷这一平台的引领推动下,数字化技术的大幅提升将给晋中的商业企业营造更便捷的发展环境。山西智创谷建设,也能更好地推动各大院校已研发数字技术与市场对接转化。
作为本土的数字化软件企业,我们将助力晋中商业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这是这个时代必须解决的命题,也是我们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而相关技术的应用,必将大力推动晋中服务业、晋中经济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现在的晋中,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搭乘数字产业的快车,占据晋中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服务业,必将赢来更加生机勃勃的发展春天。在智创谷的引领下,未来的晋中必定经济繁荣、蓬勃发展,成为更多有识之士宜居、宜业的乐土。(记者 张莉芬)
话题:
有机旱作打响“特”“优”品牌
政协委员张宇星: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两区”主引擎,坚持把农业作为立市之基,以农业“特”“优”为方向、有机旱作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这一战略定位,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深刻把握了我市的市情、农情,为我市新时代农业发展指出了根本路径。
我市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域,当前,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上存在三方面制约因素: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小、数量少,带动力不强;二是受自然条件约束,土地规模化耕种面积较少,机械化作业优势难以充分体现;三是土地所有权较分散,土地流转托管成本高,制约有机旱作农业规模化发展。
作为来自基层一线的政协委员,我建议,一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建示范家庭农场,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联结机制,参与带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二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寿阳“嘉禾模式”,通过控肥、控膜、控药,增加植株密度、增厚耕作层、增加机械使用率,推动地力提升、产量提升、品质提升。三是探索试行多种托管模式。在确保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农户收入只增不减的前提下,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群众认可的托管模式。(记者 路丽华)
话题:
努力打造现代食品园区
人大代表张文海: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各项工作有目标、有措施、可量化、能落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六个一”先行目标,大力实施“1221”战略举措。要增强“两区”主引擎,坚持把服务业作为兴市之源,围绕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区域消费中心,发展现代商贸、特色餐饮等新业态,靶向政策支持、定向培育扶持,引进20户以上国际国内服务业知名品牌企业。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具体的政策导向,也是我们食品加工业向综合食品加工、文旅体验、服务转型的难得机遇。作为食品加工企业的代表,海玉园将以食品加工为基础,打造集晋商文化、面食文化、非遗文化、加工品尝体验、愉享购物于一体的服务。同时,我们要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强强联合,以品牌集聚人气,引领晋中消费新时尚,促进我市的发展。同时,我们也非常高兴,海玉园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骨干企业、特色园区再上新台阶。这对我们来说,是鼓励,也是鞭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用10个词概括:干事、担当、加速、创新、绿色、融合、民生、服务、全面、数字。海玉园将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更好地助推我市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为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区域消费中心再添新功。(记者 张颖)
话题:
制造业转型升级添动能
政协委员李世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晋中国家农高区引领辐射,坚持把工业作为强市之本,推动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发展,这是企业所热切期盼的,也为推动我市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整体跃升指明了方向。
在工业产业结构中,我认为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之以恒育企业、铸链条、壮集群,制造业实现量质双升、提档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科技人才与创新力、企业运行质效、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十四五”时期,制造业要继续坚持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之路。我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轻纺工业和机械制造轻工业基地,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重塑晋中优势,加快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开创晋中工业新的动力源和增长点。
搭乘“1221”战略举措的东风,制造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行业一标准,一企业一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市将运用高新技术对煤焦冶电和碳素、玛钢、玻璃器皿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加快迈过“生存线”、迈向“发展线”。相信,我市众多企业将因此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记者 闫晓媛)
本版策划:路丽华
本版统筹:闫晓媛
本版摄影:曹 伟
杨 洋 张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