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2-09 10:16:56
春节期间,晋中大地喜气洋洋,人们或与亲友在“云端”团聚,或就近休闲旅游,或走进健身场所锻炼身体,或在文化场馆感受浓厚的人文气息,或在电影院观影,以不同的形式欢度新春佳节。
“云”上过年 成新俗
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家住市城区顺城一品小区的张福霜,吃过晚饭便摆好手机,打开市文化馆公众号,专注地欣赏“十台大戏闹新春”之《有娘在家》。
“这几年我都在石家庄带孙子,去年过年由于疫情没有回来,今年好不容易回来过年,就想看看地道的晋剧,结果现场演出没有了,只有‘云’上展演。”遗憾之余,张福霜表示,虽然没有去现场看戏,但在家中看也是一样的,今年的15场大戏好听又好看,听到的是经典的曲目,看到的是本地熟悉的演员,专业的水平让她过足了戏瘾。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五)晚,北京冬奥会首个比赛日,在单位值班的贾晓东通过手机看到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中,中国选手以微弱优势夺得冠军后,激动地欢呼起来。
“决赛入场券失而复得,最后一路追赶,赢得首金,为中国冰雪运动健儿的夺金之路开了个好头。”贾晓东说,自己是个体育爱好者,大型体育赛事一般都不会错过,即使人不在电视前,也会从手机上观看直播。
2月6日晚7时整,市民要秀兵打开网络电视,计划准时收看女足亚洲杯决赛。“怎么直播没开?是我记错时间了吗?”要秀兵焦急地从网上寻找答案。可喜的是,3分钟后,女足比赛进入视线。一波三折的比赛,让他的心始终提在嗓子眼里,最后的绝杀更是让他直呼“中国万岁”。
这个春节,虽然因为疫情暂时绊住了人们相聚的脚步,但拭不去独属我们的浓浓年味。视频拜年、网上看戏、直播观赛……“云”上过年,“E”样精彩。一场场独具特色的文艺表演、一项项撼动人心的精彩赛事,让市民沉浸其中,度过了一个安全、祥和的幸福年。(闫晓媛)
旅游过年 不“宅”家
春节期间,不少群众趁着假期,到晋中各个热门景区景点“打卡”,感受晋商故里的魅力景色。
平遥古城景区作为晋中的一张旅游名片,是不少外地人来晋中旅游的必到之处。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二),记者在平遥古城景区看到,不少游客在平遥古城追随领袖足迹,感受晋商文化的魅力。
“今年春节,不仅有留岗红包可以领,还能跟同事一起免费游平遥古城。”来自河北的张平是我市一家企业的职工,因为疫情防控形势,他选择就地过年。春节前两天,他和同事得知,今年春节期间平遥古城对所有游客免门票。
张平说,来晋中工作一年多,一直想去平遥古城旅游,这次终于得偿所愿,“平遥古城真的不错,我拍了很多照片。下次回老家时,我要把晋中好的旅游景区景点推荐给更多家乡朋友。”张平颇为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春节旅游趋势悄然发生了改变。许多人取消了回乡过年或异地旅游计划,选择在本地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休闲度假过节,冰雪游、休闲乡村游成为众多市民休闲游玩的“新宠”。
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三),榆次小西沟景区一派热闹景象。当天,记者来到该景区,在冬日的暖阳下,游客三五成群,一路说说笑笑,享受浓浓年味。
“我本打算春节期间去上海旅游,但担心路途中有风险,所以选择在晋中就近旅游。”市民秦洋告诉记者,虽然出不了远门,但难得有几天假期,到乡村郊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放松,也让人身心舒畅。
像秦洋这样把就近出游列入春节首选的人不在少数。市民陈利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春节假期带着家人就近出游,其乐融融。”(张凯鹏)
异地过年 也“团圆”
“爷爷奶奶发起视频通话了,爸爸快接!”2月6日(农历正月初六)18时,在市城区书林世家小区,6岁的张芷悠举起正“叮咚”作响的手机。
张晋阳接过手机一划,屏幕上出现了小芷悠爷爷奶奶熟悉的笑脸。
“悠悠,今天干什么了?”
“爷爷奶奶,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滑雪了,可好玩了!”
……
从腊月廿五开始,这是每晚都要在这个三口之家上演的场景。一家三代人就这样通过手机屏幕,跨越空间进行“线上团圆”。
张晋阳是陕西人,大学毕业后来到晋中工作,也把家安在了榆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每年春节他都会携妻带女回西安老家过年。今年原本也打算回老家,却因疫情选择了就地过年。
张晋阳是独生子,为了不让爸妈心里有遗憾,每天会定时进行视频通话。小芷悠说:“爷爷奶奶最喜欢跟我聊天,对我总是笑嘻嘻的。我也喜欢跟他们聊,每天汇报我玩了什么、见了什么人、吃了什么好吃的……”
和张晋阳一样通过网络与家人“团圆”的,还有市民曾雪楠。“爸爸有哮喘的毛病,退休后每年冬天都去海南住。前几年春节,我和哥哥一家都去海南和父母团圆。”曾雪楠介绍,今年春节和前两年一样,因为疫情父母选择异地过年。
“虽然隔了千万里,但这个春节同样有滋有味、温情满满。”曾雪楠说,网络缩短了空间和距离,通过视频连线,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守岁,通过互发视频、语音实时传递动态信息,这样的春节同样年味儿十足。
就地过年、“线上团圆”,与众不同的过年方式,传递的是同样的亲情与温暖。(张莉芬)
运动过年 更健康
文化过节不打烊,运动场上欢乐多。这个春节,随着全民健身热兴起,参加体育锻炼、到健身房打卡燃脂、跳广场舞的人越来越多,运动过年成为一种新风尚。
刘悦是一名体育爱好者,羽毛球、游泳、足球、跑步等都是她的强项,每天运动1小时已是她坚持多年的习惯。她告诉记者,自己家就在体育公园附近,她和爱人经常来这里健身。运动使人愉悦,能在春节假期抽出时间享受运动时光,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在刘悦的带动下,家里人在这个春节放下手机出门健身。
春节期间,在我市的体育馆、健身房不仅可以看到很多中老年人的身影,还可以看到不少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身影。健身爱好者刘先生说:“举重、燃脂训练,对我们健身爱好者来说,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即便在春节期间,他依旧每天坚持打卡运动,为他的春节假期增添一份活力与激情。
2月5日,春节假期的第6天。一大早,记者在潇河湿地公园看到,不少市民在公园里跳广场舞、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玩单杠,充分利用公园内的场地和各种器械锻炼身体,好不热闹。市民李女士是一名广场舞爱好者,她告诉记者:“我每天都会来公园里跳广场舞。广场舞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即使春节期间也没有间断。”同为运动爱好者的赵先生,春节假期期间每天早晚都带着孩子到公园打羽毛球。他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好的体魄,才能更好工作和生活。希望能通过言传身教,让体育运动从小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马永红)
观影过年 成首选
春节假期,除了走亲访友、吃团圆饭外,和家人一起看电影成为不少家庭这个春节假期的首选。
农历正月初二, 吃完早饭,市民李欢欢和爱人带上儿子“冲”进电影院,一部动画电影《熊出没·重返地球》让一家三口看得不亦乐乎。“春节期间,看电影放松一下,孩子高兴,我们也开心。”李欢欢说。
许多市民和李欢欢家一样,选择不同的娱乐方式来丰富假日精神生活,“看大片、过大年”是其中之一。除夕夜,市民连晓红就开始在手机上购买农历正月初一的电影票,尽管提前购买,但是好的位置已经销售一空。“为了能选个好位置观影,只好选择了农历正月初二。假期孩子们都在家,一家人一起来影院,家长们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孩子们则选择《熊出没·重返地球》,一起在影院共享文化大餐,开开心心就把年过了。”
2月5日,记者在万达影城看到,前来观影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有序排队检票。万达影城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故事题材多样,涵盖了战争、剧情、喜剧和动画等类型。如《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四海》《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影片颇受欢迎。在电影选择上,喜剧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更是众多年轻人的选择。
“看电影的确是过年不错的选择。”市民耿文峰表示,过年期间难得休息,陪着爸妈出来放松一下,选择观影,非常开心。
来自河南的何梅表示,在异乡过年,很容易想家,在电影院里和朋友笑一笑,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心情也好了许多。 (武玲芳)
文化过年 韵味足
“想不到在图书馆过年这么有趣。”春节假期,不少人选择到图书馆过年,给春节增加点文化味。年俗体验、新奇阅读、直播互动、影片欣赏……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市图书馆精心策划,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场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的节日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农历正月初一下午,该馆一层幼儿区欢声笑语,人气很旺。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参加该馆举办的年俗体验活动。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亲手将山楂、水果串到竹签上,再由该馆的工作人员裹上糖浆,便成了一支香甜的糖葫芦。在现场,孩子们还可以体验捏饺子、捏面人、套圈游戏等。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平常她就关注市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春节期间,她得知该馆有丰富的民俗体验活动后,便带着孩子参加了,“想不到现场人这么多,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跟着体验了别样的过年方式。”
当天下午,该馆还开启了第一次抖音直播。在直播间里,主持人带着读者“走”了一遍图书馆,边走边向读者介绍现场活动、图书馆的区域和功能。这次直播时长达3个多小时,市民参与热情很高,观看人数达3000余人(次),留言达6000余条。
农历正月初四,该馆结合时下年轻人最喜欢的阅读方式,举办了首期“图书馆奇妙日”沉浸式阅读活动。首期沉浸式阅读,是有关敦煌的内容。读者围坐在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阅读人物对应的剧本,搜集线索后找出活动里隐藏的真相。活动结束后,读者纷纷表示,这样的阅读与以往不同,真是“奇妙”。
记者了解到,该馆春节期间还举办了馆长送书、创意绘画、电影欣赏、五子棋对弈、手绘年画、新春剪纸、写毛笔字等活动。(张颖)
别样的年 一样的精彩
程浩
百节年为首。春节期间,晋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广大群众以别样的方式欢度新春。人们在体验别样过年方式的同时,既能感受年俗的“与时俱进”,又能体会年味的“历久弥新”。
时代在变,过年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走”亲戚,到“云”端拜年;从旅游过年,到文化场馆过年;从锻炼身体,到观看电影……过年的方式虽说是不同了,但“万变不离其宗”,年味儿也未远离。 时代的发展为春节创造出花样百出的新乐趣,传统年俗因新元素的融入而别样出彩,更健康、更个性化的过年方式,透射出新时代的鲜活气息。
传统春节有不“俗”的魅力,新式春节有更“潮”的活力。无论形式上“变”与“不变”,春节的“文化基因”都没有改变,不仅带给人们丰富的精神享受,更折射出时代的文明进步。
策划:路丽华
统筹:张凯鹏
摄影:杨 洋 程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