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巡礼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1-09-18 09:35:24

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在80%以上,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全方位提标扩面;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总体水平挺进全国第一方阵;

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推进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服务价格调整、医保衔接、医疗控费、财政补偿“五同步”改革;

……

民生福祉,是最大的政绩。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从就业创业到社区医疗、从教育公平到社会保障、从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到有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等,财政再紧,用于民生事业的钱一分不少;任务再重,该为群众办的事一件不落。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市委、市政府对晋中人民最生动有力的实践。

施政所向 聚焦民生关切

思民者,行于民事;亲民者,近于民心。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读好书?”“怎样才能让群众买得起药、看得起病,就诊更方便?”……在晋中,百姓的“急难愁盼”,始终是民生工作的指向标。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恪守为民情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相关工作研究部署,深入一线调研,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了解所需所盼,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民生事业办到群众最难处、办到群众心坎上。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在80%以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标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全力办好16件民生实事,涵盖了就业培训、医疗健康、法律援助、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桩桩件件,解决的都是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着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所愿。

行胜于言,春风化雨。

各相关职能部门围绕目标任务,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把惠民利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市人社局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市卫健委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科学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市教育局紧紧围绕“优先发展、立德树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时代主题,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总体水平挺进全国第一方阵,基本建成了均衡协调、公平优质、充满活力、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育强市。

……

一项项民生新政,回应着群众的“民生关切”,构筑起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

改革赋能 增进民生福祉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真是好,着实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70岁的李爱国说,他患糖尿病常年服用阿卡波糖,以前每盒60多元,如今,每盒药降到5.42元,所花费用不到原来的1/10。

这是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带给患者实惠的一个缩影。

从2017年起,我市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推进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服务价格调整、医保衔接、医疗控费、财政补偿“五同步”改革,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31.05%。

医疗服务更优质、疫情防控更有力、教育更均衡、环境更优美……我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断加大民生改革力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公共卫生普及,服务水平提高。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制,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市已建成2个省级重点临床专科、5个市级临床领军专科、27个市级重点专科,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5个多学科诊疗中心。

全力防控疫情,守护人民健康。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决策部署,以雷厉风行之势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时,按照“党政主责、行业推进、属地管理、应种尽种”的原则,全面压实“四方责任”,科学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筑牢防疫屏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资源更加均衡,教育更加优质。我市围绕破解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不均衡问题,大力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围绕破解教育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狠抓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中小学办学活力得到根本性释放……

一组组铿锵有力的数据、一项项饱含温度的举措,落到百姓的生活里,就是一句句暖心的感慨。“孩子上学不愁了”“现在看病真方便”……悄然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越过越幸福。

创新不止 拓展幸福之源

40岁的李霞,寿阳县解愁乡人。过去的3个月,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她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美容专业培训,不仅学到了技能,还找到了工作。

这一切得益于我市大力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

就业稳、民生稳。

近年来,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接踵而至,惠及人民群众——

持续加强培训工作。依托山西农谷农民培训中心、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开展培训,截至8月底,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8705人(不含创业培训),取证人数为15021人,培训持证率达到30.8%。

以创业带动就业。新认定印象城、小西沟、拓雅汽贸园三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孵化企业218户,带动就业672人;全市自主创业达到624户,吸纳就业人员1514人。

打造劳务品牌。我市着力打造祁县玻璃器皿、榆社古建、寿阳美容、平遥家政和榆社护工5个劳务品牌,其中祁县玻璃器皿行业容纳就业4万人。

扎实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实施部分“免减缓降”政策,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扩大政策受益面。

成绩有目共睹:截至今年8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87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15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6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49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控制在省定目标任务4.5%以内。

保障有力 守护幸福底线

在榆社县河窊村日间照料中心内,几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打扑克、唠家常。“在这里吃喝不用愁,好玩不孤单,子女也不用担心,日子美得很!”吴根宝一边打扑克一边高兴地说,如今,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农村低保户的救助标准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社会保障,民生之依。

我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动态管理、政策统筹”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救助政策,强化“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规范特困供养人员管理,保障网络越织越密,民生的幸福底色清晰明朗。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市连续五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达到4975元/人/年,较2016年全市平均保障标准增幅达64.8%。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平均标准达6489元/人/年,较2016年增幅达107%。

同时,我市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家庭成员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着力优化调整各项救助政策,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2021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了30元/人/月,平均标准达到5335元/人/年。农村特困供养平均标准达到6957元/人/年。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72478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16549人,支出救助资金2.91亿元。

此外,我市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截至目前,我市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158.5525万人,参保率达到96.76%。

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

站在新时代发展的时间坐标上,晋中正以厚积薄发的姿态阔步向前,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用民生温度绘就幸福底色,努力书写更加幸福美好的时代画卷。

记者 智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