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和顺

和顺县:党建领航促发展 脱贫一线党旗红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1-06-24 08:31:12

红色石拐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石拐灯火》剧照

《歌从黄河来》演出现场

近年来,和顺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力抓基层、打基础、带队伍、增活力,持续建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转型发展,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坚持以创新为导向,把组织建到链上,切实提升基层战斗堡垒的组织力。

紧扣全县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大局,找准切入点,抓好着力点,创新“党建+”,织密发展链上组织网,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实施“党建带工建”,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创新“党建带工建、同心促脱贫”模式,成立299个党小组,联系流动党员2143人,流动党员联系外出务工人员7637人,吸引大批在外优秀人才向组织靠拢;实行“1+4”工作模式,成立乡镇工会村级工作组286个,登记务工人员27205人,组织各类培训30多批次1500余人次,为17211名外出务工人员发放奖补资金106.4万元,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办实事1900余件,在服务外出农民工、提升帮扶满意度、助力脱贫攻坚上走出一条新路。二是建立联合党总支,让贫困百姓“安业”。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推动、连片发展、整体脱贫”的思路,全县成立5个联合党组织,其中,村村联建3个、村企联建2个,形成“大村联小村、强村联弱村、富村联穷村”的抱团取暖、互惠互赢新格局。比如,李阳镇石勒沟联村党委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实施特色农业项目13个、畜牧养殖项目4个、包装袋加工项目1个,带动7个村1200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实现区域整体脱贫。再比如,阳光占乡山河村企联合党总支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模式,将阳光占村、阳社村、拐子村、下白岩村4个村确定为山河醋业原料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企业给农户提供种苗并给予种植补贴,农户收成后企业以保护价收购,有效促进村企共同发展,达到“优势互补、共建双赢”的目的。三是创新“一方隶属、双重管理”模式,让搬迁村民“安家”。按照“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模式,将41个村安置到尧村、串村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分别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尧村片区和串村片区2个联合党支部;以村为单位开展食用菌大棚种植培训、扶贫车间手工业加工培训258期,培训学员2288人,配套建设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开通小区公交专线等,提升搬迁小区后续管理和综合治理水平,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是推行党建网格化,让基层群众“安生”。优化设置党建网格1527个,同步成立党小组1527个、配齐党建网格长1527人,与党小组组长实现“一肩挑”的占比95%,将全县176个行政村、7个社区、58603户、960个驻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围,构建起“县—乡镇(城区)—村(社区)—基础网格”四级党建网格体系;落实网格长巡查走访机制,明确网格长党建工作指导员、政策发挥宣传员等“八大员”职责,主动戴党徽、亮身份、搞服务、调矛盾、排隐患,真正让“堡垒建在网格、党员沉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社区)、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坚持以夯基为目标,把力量下沉一线,切实激发完胜脱贫攻坚的内动力。

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紧扣“钱、人、制”三大要素,研究形成“1+20”制度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二十五条”,为完胜脱贫攻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注入“活水”。一是强化待遇保障,确保基层“有钱办事”。大幅提高村“两委”主干及报账员的报酬,调整后,村“两委”主干人均报酬2.16万元,报账员人均报酬1.73万元;村“两委”主干担任乡镇党委兼职委员享受事业副科工资待遇增加预算55万元,科级干部回村任职,除保留职级工资待遇、享受农村“两委”主干报酬外,还给予5至10万元的工作经费;连续两年为344名乡镇干部按照每人800元标准进行体检,落实体检费用27.52万元;为53名连续任职20年以上和累计任职25年以上的在职村“两委”主干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1.7万元,提振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二是抓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有人管事”。全县176个行政村中实现“一肩挑”村160个,占比91%,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选派30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人才支撑;近5年来大力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每个村储备3名后备干部;先后举办农村“领头雁”培训、新任职干部专题培训等10批次、覆盖1730余人次,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三是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基层“有章理事”。制定村级组织向村党组织报告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月例会制度,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出台《和顺县村级事务代办制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实行“一人一档”,对全县176个行政村、6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完成备案管理;按照“一村一策”建立村情档案,同步建立“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农村“两委”主干履职负面清单》,以20条“清单”约束村“两委”主干履职行为,为农村“两委”主干履职划出“红色底线”。

坚持以民生为根本,把服务融入日常,切实强化党员主动作为的先锋力。

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延伸组织“触角”,拓宽服务载体,以一面党旗引领党员投身基层服务,将红色先锋力转变为红色生产力。一是“口袋管家”解民忧,遇到困难不用愁。投入300余万元建设党建网格化管理指挥平台,同步上线“群众大管家”APP,实行“六单”闭环工作法、落实“13710”运行要求,以平台“牵线搭桥”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3040件;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市创卫等中心工作,党支部作为“召集人”,依托平台“结对共建”“志愿服务”模块,策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号召网格内的党员群众参与到活动中,真正做到解忧在身边、服务送上门,使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持续显现,逐步形成人心思进、全民向上、合力前行的浓厚氛围。二是“身边阵地”润民心,身边事育身边人。全县建成党建广场119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承诺“红六条”、村民自治“红十条”等内容,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现出来,用优秀文化润化村民,用村规民约涵养民风,引导村民向上向善;按照“八有”标准,规范183个农村、社区党员活动阵地,规范设置村“两委”标识牌、国旗、公开栏等,规范使用党旗、党徽等,让基层党组织有个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的“家”,进一步增强党员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比如,南城社区打造万和服务驿站,内设餐饮区、文娱区、保健区、议事区等模块,为党员群众提供事务办理、志愿帮扶、文体活动等各项服务内容,真正成为党员群众“想来、爱来、盼来、还来”的活动阵地,凝聚起“党员群众同心,共治共建家园”的合力。三是“门口就业”增收入,“足不出户”奔小康。积极探索出“党建网格+产业”模式,将基层党员、乡贤能人、产业项目等各类发展资源整合起来,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截至目前,全县176个行政村收入1至5万元的1个、收入5至10万元的22个、收入10至50万元的112个、收入50至100万元的28个、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3个。比如,小南会村是贫困村,以党建网格化工作为契机,创新实行“党建、服务、治理、产业”四进网格模式,积极引入本村能人回乡投资,成立乡之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起家庭式农家乐和庭院经济,并充分利用网格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由每个网格各推荐出12名符合条件的群众,分别到散养鸡场、餐饮住宿、大棚、钓鱼池等岗位打工就业,每年每人工资性收入可达2.7万元,帮助村民增收,实现整体脱贫,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交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双轮联动的“小南会答卷”。

坚持以制度为准绳,把责任扛在肩上,切实增强落实各项部署的执行力。创新推行“三个一模式”,即“一个本本规范、一个办法考核、一个平台推进”,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为标尺,以《和顺县基层党建全域提质提速提效考核办法》为导向,以党建网格化平台为载体,利用“大数据”功能,实行积分制考核,让党建责任脱“虚”向“实”,全面提高党的基层执行力。一是一本册子规范,破解“不会抓”的问题。下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就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活动开展等7个方面细化规范,并配套制定18类台账,建立标准化表格化“模板”,让“怎么抓”一清二楚、“抓什么”一目了然;制定《和顺县基层党建全域提质提速提效考核办法》,紧扣乡(镇)、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6个领域,分别列出具体工作清单,将总体考核内容细化为五大类112项,画好“硬杠杠”、亮出“任务书”,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章可循。二是一把尺子考核,破解“不愿抓”的问题。坚持统一标准、抓在经常、严在日常,每月下发党建工作提醒单,不定期开展督查抽查,采取“查、听、访”三步法,把脉察实情、找症结,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补课”,盘点销号;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13名县委常委、2名人大、政协正职确定15个工作相对薄弱、问题相对集中的党支部为联系点;15个党(工)委所属班子成员分领域建立160个党支部工作联系点,主动靠前指导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三是一个平台推进,破解“抓不实”的问题。将全县612个党组织基本情况和11762名共产党员所属党组织、姓名、入党日期等基本信息及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村、城区各领域居民的家庭、耕地、住房等九大类83项信息录入平台,构建“网格地图”,全方位掌握网格内乡(镇)、村(社区)、党组织整体情况;将考核办法接入平台,利用“大数据”功能,对各级党组织党建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数据排名,倒逼党组织书记真正把党建责任扛起来;利用“直播”“录播”功能开展网上“三会一课”“点题式”“互动式”主题党日活动等,将支部活动开展情况、党员参加活动情况以视频、图文的形式上传平台,做到活动有资料、有考勤、有记录,形成从严落实党内组织生活的新常态。

党建引领风帆劲,凝心聚力万象新。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5+2”党建总体格局,创新组织设置,激活党建效能,久久为功,夯实“最后一公里”,着力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筑牢和谐之基、提供力量之源,焕发党建魅力、做实民生民计,为奋力开创和顺乡村振兴和经济转型出雏型新局面保驾护航,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